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养,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担负着革命精神教育的重要使命,透过付老师这一课,我看到了低年级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的范式。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部编教材里第一篇红色经典课文,也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课文记叙了革命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住在瑞金城外的沙洲坝村。沙洲坝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一起挖井,解决了沙洲坝乡亲们的吃水难题。沙洲坝乡亲们非常感激毛主席的恩德,解放以后就在井旁立碑纪念,饮水思源,永记毛主席的恩情。通过本文的学习,旨在教育学生学会感恩,饮水思源,懂得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这节课上,付老师一个一个自然段带着学生识字、品读课文。
上课伊始,付老师从一口水井的图片入手一带领着学生识字认词,随后自然引入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付老师请学生读课文,再拿出江西、瑞金城和沙洲坝的字卡,再出示行政区图,学生清晰地记住了红井的位置。
付老师以“毛主席为什么要挖这口井?”这个驱动性的问题引入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以()乡亲们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为支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这个自然段的学习中,付老师出示了多个生活中的图片,带领着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第三个自然段的学习以弘扬“红井”精神贯穿,先创设咕噜咕噜喝红井水的情境,学生自然生发出对毛主席和战士们的喜爱之情。自编儿歌的课中律动,既舒缓了学生的情绪,又复习巩固了这节课的生字。
接着,付老师聚焦于写字教学。付老师先创设了红井博物馆石碑上刻的字看不清楚的情境,带领着学生学习“江、叫、吃、没”的写法,先教给学生写字的法宝:一看结构,;二看位置;三看关键笔画,付老师先范写,再讲解写字注意事项,教学生一个个写字。
最后还是付老师创造性地出示课前搜集到的学生问题,透过这些问题,我清晰地发现,付老师完成了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透过这些问题,饮水思源这个中心意思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在了学生的心里。
正如付老师说课的时候所说的,这节课是有设计理念的。
基于儿童真实认知的识字教学,多次出示生活中的图片、行政区图上不同的地点,学生在真实的情况下识字,学进了人的心底。
基于儿童真实认知的阅读教学,以学生课前的问题为导向,为设计目标,一个个解决学生真实的问题。
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立场,旨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付老师的课堂灵动,将知识与育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课堂上的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真实认知,在教学中不断复现生活中的画面,传承了红色基因,值得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