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虽然一见面就吵,
但一离开还是最想你。
我恨过你,
但我也最爱你。
前几天看节目,一位男嘉宾说他和妈妈第一次出去旅行,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风土人情,而是母子两人并肩走过长长的街道,说了很多很多的话,感觉很久没有和妈妈说过这么多的话了。
过年期间,我和父母去了日本,在东京的民宿里,我们像毕业旅行的高中生一样兴奋地聊天,聊过去和现在,聊工作感情生活,聊到糗事哈哈大笑,聊到动情处声音哽咽。
一直彻夜长谈到凌晨两三点,若不是第二天还要早起怕是会聊个通宵。
那真是旅途中最美好的一个夜晚了。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在这之前,我总觉得父母生来就是这个样子,固守陈规排斥新鲜事物,却忘了他们也有过青春年少和激情奋斗的岁月。
每次说起什么,我总是本能地认为他们“不能”学习和理解你现在的生活。
但其实有时候,他们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古板或者不通情理。
总是说父母不懂我,可我又何尝懂过他们呢?
我大概有多久没有像这样和父母深入交流过了呢?
似乎自从长大之后,尤其是工作以后,自己和父母已经几乎没有真正的沟通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和父母变成了情感上的陌生人。
尽管还会例行公事的电话汇报,但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只限于物质生活的层面:最近有没有生病?北京的暖气来了吗?和同事的相处还愉快么?
而我也总是例行公事地回答,且总是报喜不报忧:一切都好,每天按时吃饭和睡觉,同事和领导都对我很好。
但实际上,我的生活里早已出现了许多新事物,交了很多新朋友。我的工作、爱好、心态都出现了变化,而这些我并不会和父母说。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从小时候事无巨细的和爸妈汇报,到现在闭口不谈,我们似乎都学会了「报喜不报忧」这项技能。
哪怕在最孤独脆弱的时刻里,我们也会自己咬牙扛着,而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去和父母寻求帮助了。
因为我们害怕父母失望,背负着“让父母满意”的任务,不自觉地只告诉父母那些“我想要他们知道的”。
好像我们的成长过程,都免不了和父母大吵过。
叛逆期我的家里也经历了好几场恶战,战争可以发生在任何一处:
起床时候的拖拉会被念叨,衣服穿的不合意也要重穿,我记得有一次想穿短袖出门妈妈不让,吵到最后她竟然抄起剪刀就把那件衣服剪坏了。
那时候的我总觉得妈妈脾气差,爱唠叨,没耐心,却不知道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生意,还要回家带孩子的她,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而现在,每次回家妈妈也总是唠唠叨叨,从生活习惯到消费观念再到感情工作,似乎没一样能让她满意的。
明明知道父母是爱自己、关心自己的,也想要和父母多沟通交流,但是回家没说几句话,特别是说到自己的工作、生活、恋爱相关的问题,不知道为什么就会和父母争执起来。
久而久之,我也开始逃避甚至抗拒沟通了,每次妈妈想坐下好好聊点什么,我总是说着“好啦好啦,我知道了”敷衍了事。看着妈妈欲言又止的表情,我总是既后悔又无奈。
总是抱怨父母不了解我,可我又何尝给过他们了解我的机会呢?连像样的聊天都没有过几次,了解又从何说起。
我知道那种“全世界最不懂我的就是父母”的感觉有多糟。
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对方。
那天在编辑群里和大家说,名人大家相继辞世,这些自媒体平台看起来都像是奔丧平台了。
小雨一语道破,那是因为我们都老了。
她总是能这样戳中痛点。
因为我们老了呀,那些我们以为正值壮年的人们都已经垂垂老矣,那些我们以为会永远存在的人,也终有离开的时候。
前几日,闺蜜的父亲走了。
听到消息的当下,我是不信的,甚至希望这是一个早到的愚人节玩笑。
她的父亲是个高大健壮的男人,印象里总是很严肃,沉默寡言。过年前我去她家,还为我们亲手准备了饭菜。
“他才六十岁啊。”
闺蜜说道。
短短六个字,背后却是无比沉重的钝痛和遗憾。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我们总以为人生很长,来日方长,却不知命运无常沧桑变化。
想着下次再见的人,也许就消失在人海了;想着明天再做的事情,也许就此搁置了;想着以后要对他好一点,却不知一转身就已不见。
我们在这世上如此渺小,如此孤独,而父母是最能让我们感受到温暖,降低孤独感的存在了。
虽然一见面就吵,但一离开还是最想你。我恨过你,但我也最爱你。
我们在时光里已经成为了更加丰盈的自己,
也许,是时候向父母重新介绍自己,也重新认识你的父母了。
就像初次相逢的两个人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