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不是理想中的世界
微博摄影博主司原逐冀清明节在微博上传了一篇文,标题是《清明节 | 我挖开了父亲的坟墓。》
一时间,网上议论纷纷,诸多网友表示恶心、不孝,无底线,也有部分网友觉得行为艺术而已没有问题。
不久后这个博主号被封了。
一
撇开这条微博,行为艺术一直伴随着争议。
2014年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葛宇路将标着自己名字的路牌放置在一条无名的道路上,没想到被高德、百度等地图收录进系统,“葛宇路”成为这条路的路名,直到2017年被爆出后,该路牌才被拆除,这条路也改了名。
BBC纪录片《北京律动》中,记录了中国级艺术家朱昱最惊世骇俗的一个作品《食人》,照片中他用嘴撕咬一个死婴……纪录片一出很多人发起抵制,da shi guan认为该纪录片有损郭佳形象,甚至有网友发帖认为朱昱应该被判刑,但是最终BBC没有禁播该片,仅在片头增加了可能会引起不适的提醒。
几度刷屏社交网络的知名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早期也有很多争议性大的作品。不过她传播度最广的作品是2010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坐在一张木椅上长达716小时,先后接受了1500个陌生人与之对视的挑战。当分手22年后的前男友Ulay出现时,一直一动不动的玛丽娜握住他的手,落下泪来。
2000年,艺术家杨志超在上海苏州路的展馆里,当着众人的面,由一名医生将两株苏州河边的青草种入左肩胛部位,整个过程没有打任何麻药。
以上几个典型的例子评价有好有坏,司马和朱昱等的负面评价关键词多数是“没有道德”“恶心”“有病”“变态”。
有网友说,“这些人是打着行为艺术的幌子干恶心事。”
也有网友说,“艺术不是这样的,这些都不能称为艺术。”
更有甚者直接说,“搞行为艺术的都是神经病。”
艺术是什么?
是艺术变味了吗?
还是我们误解了艺术?
二
百科关于艺术的定义是这样的:
艺术是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等方式对客观或主观对象进行感知、意识、思维、操作、表达等活动的过程,或是通过感受(看、听、嗅、触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
有人的地方就有感知,就会诞生艺术。
艺术家并不是创造艺术对象,而是通过艺术对象来进行创造。——兰克
而同样的,艺术也需要旁观者,如果没有旁观者的感知,只拥有艺术对象,并不能成为艺术。
有点晦涩,举个例子,许多艺术作品取材于自然生活,大自然时时刻刻如此生动,但若是没人去留意、发现、欣赏,就不能算是艺术。摄影、绘画等多种形式,都建立在创作者已发生感知的基础上,比如他们接触艺术对象时产生了震撼、喜悦、惊叹等情绪,感知之后才诞生“取材于自然的艺术”。
能让心绪泛起波澜,能让你意识到不同,能让你产生波动的,即为艺术。
“还能这么玩?”“这样也行?!”“从没见到过!”
无论是给你带来愉悦观感,或者惊喜、冲击,还是给你造成心理生理的不适,这些都在你心中划下了一笔,触动某些细微的改变,这是艺术突破社会、思想、宗教的特殊穿透性。
三
再说到艺术审美,一个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想给艺术设置公有审美标准。
这里的“艺术”当然不仅仅指大众普遍认为的那种“美”“精致”的作品。
《新周刊》上周一期指出了中国审美的“十大病”:丑形象、土味家居、奇葩建筑、非人街道、塑料设计、网红脸、伪古风、广告有毒、抖式快感、文化雾霾,并提出“人民需要首席审美官”。
精英礼服是美是艺术,田野土俗就够不上美与艺术了吗?审美官审的是什么美?这个美又如何定义?
那些大型的艺术收藏,所有世界级的博物馆,都来自民族主义高涨时期巨富或者zf的所为。比如,纽约的所有主要博物馆,都与大亨家族的姓氏联系在一起:卡内基、弗里克、洛克菲勒、古根海姆、惠特尼、摩根,及雷曼。这些博物馆的创立初衷并不是保护艺术品免于遭受人民破坏,而是使人民免于接触艺术。
“审美官”接触的艺术传袭于贵族精英层级,可以说其艺术作品只是世界上全部艺术作品的一小部分,但却一直占据主导位置,并经常被当做艺术审美标准。
艺术家是不能被训练出来的。获得某些技能或技艺,并不能使人成为一名艺术家,虽然在艺术活动中,我们会使用各种技能或技艺。在时刻准备惊讶的那些人身上,都可以发现创造性。这样的人并不能通过上学而成为一名艺术家,而是只能作为一名艺术家去上学。
上文中“时刻准备惊讶”的人是指艺术的旁观者,他们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艺术家。那些使人惊讶的艺术,也会诞生于乡野、贫民窟,可能不那么精致美好观感愉悦,甚至还可能是残酷的、冷血的、暴力又恶俗的。
艺术从来不能被限制、引导,无论条件再怎么不允许,规则再怎么禁止,更多的艺术形式一直层出不穷。
艺术是不能被寻找的。我们并不观察艺术家看他们做了些什么,而是看人们做了些什么,然后在其中发现艺术创作。
四
回到文章开头被封的行为艺术博主,很多网友接受不了。
人们争议最大点主要是认为不道德,触犯先人禁忌,但从另一角度来说,人没有自我意识后,已经不再是这个身份下完整的人,这是一副白骨,但不是“某人”。道德层次上远没有艺术家朱昱更有争议,而即使那么出格的朱昱,也并没有被简单粗暴地封杀。
每个人承受力不同,考虑到作品确实可能会引起人心理或生理不适,可以通过增加提醒等方式来改善。
而不是如某位举报他的网友那样,“他让我觉得恶心,我去举报是出于维护自己的权利。”
“这不是行使权利,而是诉诸qiang权。”
创造性活动永远不会消失,能被禁止的只是创造性活动制成品。
先不说法律问题,就道德来说,大众真的有权力对此作出清洗要求吗?
查资料还看到一篇关于艺术家杨志超的访谈,摘抄一段:
库:草这种脆弱又顽强的生命物质,以一种亲密而诡异地方式跟人发生了关系,这种关系是很暴力的。这种感觉又跟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很相似,这是我最喜欢这个作品的一点。暴力特别是在文明时代社会中,它往往是被谎言所遮盖的。比如说娱乐文化,会教给大家一种机制,让人主动回避、消费、淹没,甚至排斥暴力。很多艺术家的作品中出现了暴力,整个公众反映都是希望把这些暴力的信息给清洗掉,整个集体意识都是这样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没有改变过。
杨:其实这是我们的教育方式误导了大众,显现暴力就是一种揭伤疤行为,这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责任,揭示真相就是他们的职业。
艺术不难
又好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