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类的营销,如果还是新品品鉴、区域招商、团购礼盒、买X赠X……应该说是盲销,30年不变的撞运。至于借助银行的力量进货、理财,这不是方法只是手段。没有找到方法,只会越做越小!
战略上的懒惰,必然导致战术上的辛苦。太痴迷战术上的创新和跟随,就会愈发迷惑,比如:也做了电商旗舰,也搞了事业合伙,也尝试了地区专销,也创新了产品众筹……为什么学了这么多手段和貌似实战经验,却都波澜不惊?原因就在于,没有找到自己的路,没有研究自己的战略,光听课了——一听就激动,一试就搁浅。
正确的作法应该是,总部制定战略,然后对口招聘适合执行战略的团队。但往往问题错位成:总部指定销售目标和回款额,再招聘人来完成。当你把全部希望寄托于招聘熟手完成销售目标时,就意味着第一步棋就已经下错了。至于,招聘到位简单培训产品知识后就跑单见客户,就是更大的败笔。大部分酒商是在反复地犯这两个错误。
分解销售目标是没有意义的,制定销售考核也是没有意义的,让它有意义就必须一开始就做正确的事情,否则我们只会用收拾员工的方法来掩盖自身的无能!走到今天的酒业,不是换人能解决问题的。
不能提过去,过去大部分酒商守着批发市场,守着终端,守着二批,只要有个好品牌,坐着都发财——这个时代,你感觉是离你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所以,不要提过去,不要说以前,不要说我就是这样做大的——那都是过去时。
对,没有解决自身顽症,你就会认为没找对人,下属出工不出力混饭吃,留下来的没本事,有本事的请不来。想通了,就会顿悟:嗨,还是我这个当家领头的,一头浆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