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ll《贫穷的本质》

作者: 李立亨l穿透光和影 | 来源:发表于2022-05-24 09:36 被阅读0次

    所谓的贫穷,到底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还是制度问题?问题本质在于政府跟人民既要扶智也要扶志。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这对经济学家夫妇通过15年的时间,走访18个国家的城市,山区和乡村。

    他们亲身体验并描述了全世界至少8.65亿贫困人口(日均收入低于0.99美元)的真实生活,写成了《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为表彰他们在缓解全球贫困中所做的实验性研究方法的贡献”,他们获颁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所谓的贫穷,到底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还是制度问题?

    《贫穷的本质》指出问题的本质在于,政府跟人民都要逃出”贫穷陷阱”。

    贫穷是经验问题,不是理论问题

    贫穷问题,一方面要有数据报告的量化研究:世界银行指出2018年世界人口有 10% 每天生活费低于 1.9 美元(国际极端贫困线标准)。

    一方面也需要实地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与对象来进行同质化研究:

    穷人与我们有相同的欲望和弱点,也并不比我们理性多少——正好相反,恰恰因为他们几乎一无所有,我们常常会发现,穷人在作选择时会非常谨慎:为了生存,他们都需要成为精打细算的经济学家。

    作者在《前言》里就提醒了我们,”简单的问题会产生简单的解决方法”。贫穷的确跟经济、社会、文化、制度还有资源的问题,都有关联。

    《贫穷的本质》探讨了穷人的困境,何以致此,以及如何挣脱的建议。

    另外有本《经济发展的迷雾:经济学家在欠发达国家的探险与失败》研究政府與社會在脱贫工作上面的角色的专书,则是明白指出,贫穷”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经验问题”。为什么理论跟图表模型的精密分析,无法让欠发达国家挣脱贫穷的锁链?因为,”每个人只会去做有回报的事情”贫穷的国家,很多时候都不愿意做长期的规划跟等待。

    《贫穷的本质》指出,不管在乡村或城市里的穷人经常是謹慎的,精打细算的人。但是,他们很多时候都希望马上获得身体与精神和情绪上的纾缓。

    ”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段话的文法时态如果是未来式,穷人是等不及的。

    因为贫困,人无法支付投资回报

    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长期观察并研究墨西哥的贫民窟,并用其中一户人家为主题写成了《桑切斯的孩子们:一个墨西哥家庭的自传》。

    这本出版于一甲子之前的名作,归纳出因为自身特质,所处环境,所处团体,所处家庭等四个因素,穷人会发展出应对贫穷身分跟贫穷生活的”贫穷文化”。

    人類學家從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这三层结构,发现了穷人的”小问题”。经济学家则是从国家需要解决资源不足,技术不够新,官僚是否有效,来解决贫穷的”大问题”。

    《贫穷的本质》非常确定,穷人也不想一直穷下去。

    但是,他们何以深陷贫穷陷阱—持续返贫的轮回呢?

    所谓的”贫穷陷阱”,就是说因为贫困,人无法支付投资回报(可能失败或做出选择所要承担的风险),只能留在原地才不会损失更多。也就是说,贫穷陷阱会让穷人越来越穷。

    作者归纳出理解持续贫穷成因的三个角度是:

    固执:因为吸收知识的来源有限,贫穷者容易固执,做出错误的判断。

    享受:持续身心疲惫,但是仍有一般人的欲望,一有钱就要马上享受。

    风险:没有抗压能力,只要当下问题可以解决,不做长期规划和投入。

    针对固执,持续给予教育。针对享受,提供适当激励。针对风险,给予支撑体系。如此一来,贫穷是不是被灭之期不远矣?

    并不会。

    人会降低标准来增强自己忍耐力

    总体来说,穷人的首要选择显然是,让自己的生活少一点儿乏味。这可是一台电视机,也可以是一点儿特别的食品,比如一杯加糖茶。

    作者这段观察,根本对绝大多数人都适用。差点是,我们知道还有别的选择,例如,把时间跟精力拿去健身,去社交,去培养兴趣。但是,在穷人面前的选项太少了。

    一辈子有超过一半时间都在贫穷线挣扎的英国文学家乔治奥威尔,他对穷人的生活与心理状态完全感同身受。他曾经写道:

    他们不会迁怒于自己的命运,而是通过降低标准来增强自己的忍耐力。然而,他们却不一定因此而专注必需品,也不一定会排斥奢侈品。

    买点小东西来让自己活得好一点,即使这个奢侈的感觉只维持一小时。這個理由很充分,但是,这只是身陷流沙当中的一次蹬腿罢了。贫穷问题,还在。

    世界银行很早就发展出三合一的应对贫穷国家的问题之道:给予基本援助解决固有的资源问题,鼓励开放市场让百姓的能量得到释放,建立激励机制来维持初步成果。

    但是,世界银行的专项行动还是没有减少。显然欠发达国家的问题,还在增生。《贫穷的本质》一书也发现,穷人本身的问题也在延续。

    印度尤努斯教授及其创建的格拉明乡村银行,透过小额贷款协助农民应对贫穷的努力,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自助而后人助,这样的协助才会创造可持续性的成果。

    脱离贫穷陷阱,只能早不能晚

    破解贫穷陷阱,需要”扶智”和”扶志”:需要接受教育,需要有坚持下去的决心跟信心。

    2018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作品《何以为家》里面,12岁的小孩控告父母,家中那么贫穷却还要持续的生小孩。

    窮不能窮教育,不能穷小孩,不能穷过一代又一代。

    ”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会那么痛快。”张爱玲这段名言,似乎可以给我们另外一种启示:脱离贫穷陷阱,只能早不能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ll《贫穷的本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hj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