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圆圆花也圆(16)
焦小桥
旱金莲的花后拖着一条“长尾巴”,这是它们存储花蜜的位置,称之为“距”。它们就是要给传粉昆虫们找麻烦,蜜蜂们需要废点力气,才能够得着距中的花蜜,旱金莲的距由花萼向后延伸而成。
旱金莲有五片花瓣,这五片分成了两个小组,分别负责两项不同的工作,上面两瓣,下面三瓣,上面的两瓣花上带着几条黑色条纹,这些黑条纹正是导向距与花蜜的所在,专业名词叫“蜜导”。下三瓣有密密排列的小爪爪,挡在了距口,用于将不能帮助旱金莲传粉的小昆虫挡在外面——体型太小的虫子碰不上花粉,也无法帮助花传粉,是无效的访花昆虫。
旱金莲花也有它们的法子——雌雄异熟。顾名思义,就是同一朵花,雌蕊雄蕊在不同时间的成熟,一般情况是雄蕊的花药先发育成熟,等到花药凋谢之后,雌蕊才发育成熟,才能够接受花粉。这并非是旱金莲独有的防自交措施,但它借自身的结构特点,完成一场精彩的花蕊舞蹈。
初开放的旱金莲雌蕊还难见着,雄蕊还贴着下花蕊,随着时间的推移,雄蕊的花药开始成熟,释放出满溢的花粉。同时往上抬,举到距的“洞口”——昆虫要想吃口花蜜,必须得经过已经准备就绪的雄蕊,蹭上满身的花粉,再飞往另一朵的旱金莲花。
旱金莲的花中共有五个雄蕊,它们并不是一起上,而是一个一个有条不紊地往上抬,这个凋谢了,下一个接上。当雄蕊凋谢后,花丝又垂到原来的位置上,雌蕊才慢悠悠地从雄蕊堆里冒出头来,是时候轮到它上“擂台”了。从另一朵旱金莲花粉粘满身的昆虫飞来这朵花上时,就要经过正在张开小爪准备接受花粉的雌蕊。刚开时,雄蕊先抬到洞口之后雄蕊凋谢,雌蕊抬到洞口。
在欧洲,旱金莲的植株可以被用来作为佐料。而在国内倒没听闻有人这么用,倒是在大街小巷各处种植作为装饰。大多数旱金莲开的橙红色,但如今园艺上的育种让旱金莲的花色变得丰富多样,大多以暖色调为主:火红、金黄、奶白、妖紫等等,还有个唤作“变色龙”的品种,能随着开花时间的不同,变换花色。不仅花色可选择性强,花季时表现也足以令人惊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