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趣味历史
为何明朝的犯人听到要“梳洗”会吓得失色?

为何明朝的犯人听到要“梳洗”会吓得失色?

作者: 挚守静笃 | 来源:发表于2019-12-29 11:19 被阅读0次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一个独守闺中的女子,为等待心上人的归来,每天精心打扮(梳洗),多么美的画面。这是唐朝词人温庭筠的词,几个字,就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凄美的画面。

可是,等到了明朝的时候,却有一种人人听了胆颤心惊的酷刑,也叫梳洗,只是血肉翻飞恐怖场面再没了美感。

“梳洗”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刑罚手段呢?

所谓“梳洗”之刑,就是将犯罪之人身上的衣物尽去,赤身裸体的固定在铁床之上,先用滚烫的水在犯人身上淋洗几遍,再在犯人的惨叫声中,用一种特制的铁梳子反复刷。用刑的人很快就会皮开肉绽,白骨森森,很多人等不到用刑完毕就痛死了。由于这种刑罚像极了女人用梳子梳理长发,所以被称为梳洗。

梳洗这种刑罚手段据一些资料记载是朱元璋首创的。朱元璋起兵于元末乱世,取得天下后,制定了严苛的刑罚手段。《大明律》就记载了明朝名目繁多的刑罚方式:笞、杖、徒、流放、死、枷号、刺字、戮尸等等。而对于犯了死罪的犯人来说,死并不是一件轻松且容易的事。

明朝规定了一系列的置犯人死地的方法,斩首、腰斩、绞刑、肢解、凌迟等方法听到都让人胆颤心惊。而梳洗皮肉这种让人在极度痛苦中慢慢死去的做法,真正的能让犯人感受到什么是生不如死。所以,明朝的犯人听到这种刑罚都会大惊失色了。

古代的天下是家天下,为了树立统治者的权威,以维护皇帝一姓的江山永固,封建王朝一般就会采用严酷的刑罚来震慑老百姓。而各种刑罚当中,最能使人害怕的当属直接加诸在肉体上的惩罚。犯人用刑时那种极端的痛苦和场面的惨状,能够让其他人极度恐惧,不敢生出任何反抗的心思。

所以,我们会发现,在古代,越是残忍的刑罚,越是要在人多的地方进行,比如菜市场这些地方。甚至于,被酷刑杀死的犯人尸体会被抛弃在行刑地,或者是把头悬挂在城头这些地方,无一例外都是要增加对老百姓的威慑。

为了达到这些效果,统治者在设计刑罚时,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很多刑罚较之于“梳洗”这种手段更为残酷,犯人在统治者的眼里,那根本就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只是施展自己淫威的工具罢了。

然而,人对生而为人的权益的企求,不管统治者设计了多少让人毛骨悚然的酷刑,人们的反抗都始终没有停止,最终促使人类社会慢慢地从野蛮走向了文明,酷刑注定会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的。

相关文章

  • 为何明朝的犯人听到要“梳洗”会吓得失色?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一个独守闺中的女子,为等待心上人的归来,每天精心打扮(梳洗),...

  • 昨夜一场暴雨

    温柔总是惹人怜爱,为何 你要大发雷霆 如此拒人于千里之外,吓坏了大地 吓得花颜失色,树叶早衰 你不该虐待月亮,还有...

  • 2018-08-10【虚无的十字架】

    所谓的“罪”与“罚”,究竟本质为何? 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 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但用尽...

  • 自飞梦12

    一旁的歌妓吓得花容失色,眼泪已悬在眼角,泫然欲泣,李将军听到声响,连忙跑了上来,将剑抵在他的喉咙处,平日面无表情的...

  • 《虚无的十字架》:何为真正的赎罪?

    “所谓的‘罪’与‘罚’,究竟本质为何?” “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但用尽一...

  • 虚无的十字架2

    虚无的十字架 ——真正的灵魂救赎 所谓的“罪”与“罚”,究竟本质为何? 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

  • 四季皆可爱,热爱就对了

    每每听到有人说,哪里的天气巨巨巨好,四季如春,我立刻被吓得花容失色,四季如春,那多可怕。 为什么四季如春就是好事?...

  • 永不完美的审判

    所为的“罪”与“罚”,究竟本质为何?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但用尽一生赎罪? ...

  • 罪与罚(不剧透)

    所谓的“罪”与“罚”,究竟本质为何? 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 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但用尽一生赎罪...

  • 《虚无的十字架》-东野圭吾 azw3,pdf,mobi,epub

    所谓的“罪”与“罚”究竟本质为何? 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 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但用尽一生赎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何明朝的犯人听到要“梳洗”会吓得失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ly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