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忧

作者: 绿豆糕 | 来源:发表于2023-04-17 21:18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32期“忧”专题活动。

    “忧”字本义是忧愁,是一个形声字。在金文中,忧是一个人的形状,,此人面向左边站立,正在举手挠头,好像是有什么发愁的事情。

    通过字形来看,忧是一种心理活动,同时这种忧愁也表现在脸上,可见其烦恼、愁闷之深。

    其实,忧是一种来自于对未来对外部生活的不安全感。俗语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不为未来做好长远的打算,那必然有近期的忧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对未来前路的不确定性,对现实生活的种种不安全感,都会给人造成心理上的忧。这是一种担忧。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只是暂时性的忘却忧愁而已,是暂时性的自我麻痹,酒醒忧仍在。故有借酒浇愁愁更愁。

    所以曹操是理智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虽感慨人生短暂,但没有沉溺其中。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的忧。那些沉溺于酒的,更多的是儿女情长、多愁善感的。曹操他忧的是人才,忧的是天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他渴盼贤才,希望借助贤才实现一统天下的理想,他忧心人才不至,他忧心未来理想无法实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无论是处庙堂还是居江湖,时刻忧心的是黎民百姓,是家国天下。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如范仲淹一样,心忧百姓,心忧天下,他们以自己的肩膀撑起了社会责任,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从家国层面上来看,忧是忧国忧民,忧是促人发奋的动力。

    这是仁人志士之忧。

    同时,忧又是忧患, 是外在社会的动荡不安。

    置身其中最担忧的是百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他们忧的是生存,是养家糊口。其实老百姓所求的不过是平平安安,一生顺遂。因此他们一生无不在“忧”中度过。面对外忧,内中焦虑,谨小慎微,尽心尽力地谋生活,来不得放松,来不得享乐,紧紧绷绷地过完一生。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又何尝不是百姓忧患意识的显现呢。

    这是整体的层面而言的。

    再来看每一个个体,“忧”的又是各式各样了,有“忧”就有“解”。不然,在各种“忧”中无法排解,最终是要溺毙其中的。

    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一快乐起来忘记了烦恼,就算我有一些生活里面的各种条件应该去考虑,或是我这一生整个最高的目标还没达成,但是我照样可以自得其乐,连自己快要衰老了都不知道。我们应该担心的是生命整个的发展,而不要在乎一时所受的挫折、委屈。从孔子的三忘可以学到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怎么样把握生活的重点。短暂的忧,可以忽略 可以掉。

    陶渊明也如此,“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在诗书阅读,弹琴愉悦中,忘掉曾经的忧虑。

    想当初,陶渊明为了生存,不得不迈入仕途,用他的话来说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目睹官场的黑暗,有志而不得展,心中的忧虑可想而知,最终看透自己的心迹,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归隐田园。

    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解忧是豪放,是诗兴大发的飘逸与自信的张扬。

    无论是仁人志士,还是普通百姓,均在“忧”中而存,且看如何待“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nq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