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东篱煮酒书香澜梦
安史之乱是怎么回事

安史之乱是怎么回事

作者: 古云梦泽 | 来源:发表于2023-04-07 17:26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30期“安”主题活动】

    前言

    看到这期的主题”安“,我想到安全,安慰,安定,安好。但这些主题写来都没有什么新意,左思右想,一个带”安“的词语跃入脑海,那就是”安史之乱“,当然安史之乱仍然不能算很有新意,但对我来说是个挑战。

    说实话,我对历史不能说一窍不通,只能说知之甚少,关于安史之乱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想到许多知识领域的自媒体也不是一开始就对选题有深入了解,大多也是查资料自行学习的,于是我就想学习一下关于安史之乱的历史,然后通俗地讲述给大家。下面开始。

    什么是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发生在唐玄宗李隆基执政末期,于公元755到763年之间发生的一次藩镇造反事件,由于发生在国号天宝年间,又称天宝之乱。其中安史之乱的安指的是安禄山,史指的是史思明。

    先来锚定一下历史时期。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后便是北魏五代十国时期,后来被隋朝统一,隋二世后,李渊一统天下,是为唐高祖。接下来是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武则天。武则天之后便是唐玄宗时代。

    唐玄宗前期英明,开创了开元盛世,但后期昏庸。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就是李隆基的儿媳妇后来被他据为己有。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写唐玄宗李隆基重色思倾国。另外电影猫妖传也体现了盛唐时期的繁荣。扯这么多,是让读者对那个历史时期产生亲切感,这样才能体会到历史事件的意义。

    回归正题,第一个疑问,安绿山和史思明是谁?安禄山出身西域康国,粟特族,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他本来姓康,后母亲改嫁,于是改姓安。史思明是安禄山的老乡,几乎从小熟识,关系很好。

    第二个问题,安禄山史思明为什么要造反?

    安史之乱的原因

    在说这个之前,先说说隋唐以来的土地制度和兵制。隋唐以来,实行均田制,土地归国有,分配给农民租种,达到一定年限后便归农民所有。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府兵制,均田制农民在忙时从事农业生产,闲时从事军事训练,军农一体。

    这两个制度以前都运行良好,但随着开元盛世到来,封建王朝不可避免的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名存实亡,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沦为流民。而另一方面,当时大唐对外到处用兵,农民根本没有时间从事农业生产,由于府兵制当兵是义务,所以很多农民逃避从军,府兵制无法保证兵源供应。如此唐朝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募兵归地方节度使调遣。

    说到地方节度使,就不得不提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地节度使,相当于如今河北,山东,以及河南,辽宁,内蒙古山西山西部分地区,势力极为庞大。

    由于唐帝国版图庞大,古代交通不便,便通过节度使管理地方。节度使手握地方军事,土地,财政,人口等大权。府兵制被破坏后,节度使在地方募兵,掌握地方生杀予夺大权。地方逐渐只知节度使,不知天子。为后来地方势大难制埋下了最大祸根。

    读到这里,不知道读者是否有疑问,就是出身西域康国的粟特族安禄山,怎么发展成势力庞大的一方藩镇。其实与当时时代背景也有关系。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为开明开放的王朝,当时的长安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各色人种都有。而且唐朝对外用兵,版图不断扩大,对于新纳入版图的地方,采取和亲,招揽,合作等方式来巩固统治。当时外族人除了宰相做不了,什么官都能做。安禄山则是因为他贿赂官员为自己说好话,把李隆基和杨玉环哄的很开心。而且当时奸相李林甫为了拉拢安禄山,所以极力推荐他做三地节度使。

    安禄山造反除了客观原因,还有一些主观原因。就是他与当时的宰相杨国忠,以及西北节度使哥舒翰都有矛盾。因此安禄山在起兵造反时,打的就是清除国贼杨国忠的口号。

    除此之外,李隆基执政末期完全不管朝政,曾经有人警告过李隆基安禄山势大,一旦造反,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帝王仍旧没有放在心上,他纵容奸臣当道,也是导致中央与地方矛盾爆发的原因之一。

    安史之乱的大体经过

    公元755年,安禄山率15万大军以诛杀杨国忠为口号起兵造反,很快就攻下洛阳。

    唐玄宗过了六日才相信安禄山造反,然后任命封常清和高仙芝组织军队抵抗。当时唐朝军队都在外征战,防守不及。封常清高仙芝只能组织市井子弟,但不堪一击,他们很快就退守潼关。

    潼关是长安最后一道防线,封高二人加固城防,成功阻挡叛军。但李隆基听信谗言,竟下令斩首二位大将。然后请出已经老迈的哥舒翰出山。

    此时,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攻打叛将史思明,打了几个大胜仗,进展十分顺利。只要坚守潼关就行了。哥舒翰也继续坚守潼关。叛军久攻不下,开始在阵前摆上老弱病残,皇帝坐不住了,下令哥舒翰出城作战,果然中了叛军的圈套全军覆没。

    潼关被破,李隆基下诏书欲要御驾亲征,但当晚就逃出长安,还把钱财都留给叛军。皇帝认为把钱财留给叛军,叛军就不会追击。逃跑路上,行至马嵬坡,六军兵变处死了杨国忠,杀死了杨玉环。

    后来太子李亨继位,重整旗鼓,收复河北。

    后来河南节度副使张巡等率军民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兵力最多时也不满7000,前后400余战,竟然歼灭叛军12万人,睢阳坚守10月,为唐王朝恢复元气,牵制叛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也保护江淮免于战乱十月之久。

    后来安禄山眼疾发作失明,被儿子安庆绪杀死,之后经过数年混战,唐军与叛军有来有回。后来史思明也被儿子史朝义所杀,叛军开始内讧,最终唐军取得了胜利。但唐朝也元气大伤,中央政府孱弱,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安史之乱对后世的影响

    看到这里,好像是在看一个故事。但每一场战役都堆着无数的尸体,这场内战对中国北方的创伤是无法估量的。

    当时唐朝因战争损失了三千多万人口,差不多相当于三分之二人口损失。从国泰民安的盛唐,到生灵涂炭无数人无家可归,仅仅十几年时间。

    源于古代封建制度的不足和帝王的无能,就导致了持续的战乱,数千万人颠沛流离,各种生离死别和人间惨剧不断上演。这些也让我了解到战争的残酷和平安定的重要。我为自己身处和平年代而感到庆幸,安居乐业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安史之乱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南移,中央王朝继续孱弱。有人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点(安禄山是外族人)从此流行。但我觉得安史之乱只是一个开始,唐后期到南北宋朝廷的无能,才是日益封闭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根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史之乱是怎么回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se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