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30期专题活动
有人说随遇而安与居安思危是矛盾的,因为随遇而安要人们“安”,而居安思危要求人们“不安”。在我们的生活中,安与不安随处可见,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共存着。个人觉得我们都需要学会在安与不安之间取得平衡,要懂得运用安与不安,来获取自己想要的成果。
随遇而安是人生的一种精神状态,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随遇而安的过程,是一种面对现实中的工作与生活,以积极的心态去理解与接纳,并保持安定、安宁的心态。
这里的"安",是一种心态的平和、淡定、安然,是一种不埋怨、不抱怨的积极心态。这是一种心智比较成熟的状态,也是一种人格、性格、风格比较安定的表现。可以说,随遇而安是一种正向、积极面对现实的状态,而不是负向、消极回避现实的状态。
像苏东坡是何等有才的诗人,连皇帝都争着要读他的诗。豪气时,能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思念亡妻时能写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经典诗词。然而这么有才华的诗人,一生却历经坎坷。
一桩“乌台诗案”,将苏东坡贬到了黄州,那个又穷,土地又贫瘠的地方。苏东坡遭受文坛和政坛的双面夹击,理想从高处坠落,带着一家20几口人在黄州生存。好在好友马正卿给他弄了几十亩荒地,苏东坡脱下长袍方巾,换上粗布短褂,开始建鱼塘,垦菜地,开果园,种稻谷小麦的农民生活。还怡然自得地自称“东坡居士”,完全没有因为被贬而终日借酒消愁,闷闷不乐,反而一副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当你面临人生低谷时,不妨学一学苏东坡,暂且将理想放到一边,先想想怎么生存,再来谈诗和远方。
居安思危提倡的是不要安于现状,这里重点说的是不安。个人认为这里的不安也是个积极的词语。由于事物的发展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有一些突发的偶然事件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这种意外的突发事件,往往会使人陷入困境,甚至会改变人的命运。每一个人的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坦途与荆棘,顺境与逆境,常常交替出现。所以我们要增强不安意识,在事业成功的时候,要想到失败和挫折;在生活富裕的时候,要想到贫穷和困苦;在身体健康的时候,要想到疾病和伤亡;在风华正茂的时候,要想到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辛酸。
2001 年 3 月,正当华为发展势头非常良好时,任正非在企业内刊上发表了《华为的冬天》一文。这篇力透纸背的文章不仅是对华为的警醒,还适合于整个行业。接下来的互联网泡沫破裂让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冬天”自此超越季节,成为了危机的代名词。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初听总以为比尔盖茨在开玩笑,毕竟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微软是当时世界上最受关注的科技公司,他也是世界首富。如果我们看过诺基亚、HTC、雅虎等企业的衰落就会知道比尔盖茨并没有危言耸听,大多数富豪不过都是在刀尖上跳舞而已。就好比万达集团资金链紧张的时候,王健林被称为 “首负”。
任正非与比尔盖茨正是拥有“不安”的远见,才能把他们的企业送上更好的位置。安与不安,它们相互矛盾,又互为补充。事实证明,只有懂得根据不同的时机、不同的情境,懂得判断是安还是不安,才能让人有更强大的发展能力,才能抵抗挑战,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