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赵衰
赵衰是赵氏在晋国站稳脚跟的第一人。赵衰的年龄大致和重耳一致。两个人如同亲兄弟一样。
当重耳逃亡国外,赵衰自然跟从。所以在狄国的时候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娶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两人就如同孙策和周瑜。
于是两个人形成了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重耳对于赵衰非常看重,回国以后,把自己的女儿赵姬嫁给他。
这样一来,赵衰就成了晋文公的连襟,又是女婿。
赵衰最为了知名的事情,就是三让贤良。
公使赵衰为卿,辞曰:“栾枝贞慎,先轸有谋,胥臣多闻,皆可以为辅佐,臣弗若也。”
赵衰曰:「郤縠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君其试之。」及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准为右。
最后,文公感念赵衰的三让的贤德,说:
赵衰三让。其所让,皆社稷之卫也。废让,是废德也。
那么赵衰是不是真的心甘情愿地让位呢?当然不是,其中有很深的考量。
其一、晋文公出逃国外这么久,国内的根基不深。其次,虽然晋献公废掉公族,但是公族的势力还有残余。而赵衰作为异族,如果贸然接受任命,会引发别人猜忌。
其二、赵氏和秦氏原为同宗,在西周时期,秦族要依附于赵氏。到了春秋时期,赵叔带离开周国,来到晋国,根基不深。而赵衰非常明白现在的形势,不如让渡一部分利益,拉拢当时的各派政治势力,为未来作打算。
那么这招有没有用呢?纵观晋国历史,很明显未来赵氏能够在晋国如此根深,跟赵衰的行为是有很大关系。
他三让,拉拢了栾枝、先轸、郤毂等等人。
所以所谓举贤,在自己这方,中国古代有个名词,叫做门生。就是被举荐的人,或者因为感恩,或者因为利益交换,导致依附于这些氏族。
在君主这方,通过选举人才,一来可以为国家培养人才,二来就把旧官僚,旧贵族的势力瓦解。
所以我们看赵衰这一生,几乎都是为了这件事情而奋斗。举几个例子
1、举荐阳处父。阳处父的特点,被称为华而不实,这可不是什么好词。那么为什么赵衰要举荐他呢?《左传》直接给出的答案,
成季之属也,故党于赵氏
2、原轸?
原轸是谁?原轸就是先轸。那么既然是先轸,为什么称为原轸呢?因为他采邑原。
问题出现在哪里呢?问题出现在,原地原来不是先轸的,而是赵氏的。那么很显然,原地很有可能就是赵衰让出去的。
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在蛛丝马迹中有答案。
赵衰有个儿子,叫赵同。在邲之战的时候,《左传》记载
知季曰:「原、屏,咎之徒也。」
这里的原,就是赵同,同样他因为封在原地。所以称之为原同。
我们再看一段史料,
晋原縠,宋华椒,卫孔达,曹人,同盟于清丘。
这个原縠就是先縠。
那么同样一块地,怎么可能两家同时拥有?必然是有先后循序的。
并且这两段史料,发生的是在同一年。
到了三年后
晋侯使赵同,献狄俘于周,不敬,刘康公曰,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
赵同再次称之为原。那么这三年间发生了什么时期呢?
冬,晋人讨邲之败,与清之师,归罪于先縠而杀之,尽灭其族,君子曰,恶之来也,己则取之,其先縠之谓乎。
所以我们可以有个大概脉络,赵氏首先在把地让给先氏,然后先氏被灭,然后把地重新回到赵氏手中。在这其中,就拉拢了先氏。
2、赵盾
赵盾这个人,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一番的人物。《赵氏孤儿》这个故事,包括《左传》都在有意无意之间,美化赵盾。
赵盾的出身,并不是高贵,他是狄人的后代。赵盾凭借父亲打下的深厚基础,很快进入内阁,称为上军将。
晋襄公即位以后,决定在夷之蒐,重新任命三军。
晋襄公原来的打算是,让士毂、梁益耳统帅中军。但是由于先氏跟赵氏有密切关系,先氏举荐赵盾。
说了一顿冠冕堂皇的话,说:狐氏和赵氏都是老臣,要着重考虑他们的感受。
实际上先氏的目的只是捧赵盾,狐射姑当然是借口。可能晋襄公也看出他的打算,故意地,让狐氏当上中军将,而赵盾称为副手。
这也就为狐氏和赵氏分裂埋下伏笔。此时阳处父归来,又一顿劝谏,让赵盾一步登天为中军将。换言之,内阁第一把手,正卿。
没多久,晋襄公因为君权受到极大限制,郁郁而终。而此时,太子夷皋还是婴幼儿,晋襄公托孤给赵盾,说
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
这话说得就跟刘备托孤不一样,意思就是这儿子就托付给你了,责任你必须担着。
赵盾满口答应,但是一出来,就忘得一干二净。
他立刻召集大臣,商议储君,试图立秦国的公子雍。而狐射姑想要立,陈国的公子乐。
赵盾于是派人杀死公子乐,这边跟秦国说好了。
万万没想到,晋襄公的夫人一哭,赵盾竟然改变注意,要立这个幼子。
他之所以改变注意,有两点
1、他可能原本就没想立公子雍。如果立的是太子,那么大家都没话说。但是立其他儿子,那就是结党营私。他立公子雍,就是为了对抗狐射姑的势力。既然现在公子乐被他杀了,那么公子雍就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了
2、就算他想立公子雍,公子雍原来生活在秦国。秦国和晋国关系又不好,那么公子雍即位,对于晋国而言,未必是好事。
所以赵盾立太子。但是立了太子,对于秦国就没法交代,于是爆发令狐之战。这就使得秦国和晋国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太子即位,就是晋灵公。晋灵公这个谥号,就知道名声不好。实际上,这怪不得晋灵公,晋灵公即位的时候才是婴儿。就算他祸国殃民,能力也达不到。
在晋灵公时期,赵盾就是第二君主,外交,内政一把抓,各家氏族莫不依附于赵氏。而晋灵公渐渐长大,自然对于这件事情很不满,但是又没法。所以发展到最后,所谓的暴君。
所以很快,晋灵公就要动手了,首先派人暗杀,发动政变。这些手段都干了,但是赵盾没死。
《左传》对此进行大篇幅美化,说赵盾如何贤德,导致杀手都感动了云云。
但是晋国太史董狐,一言洞穿了其中奥秘,说:赵盾弑其君。
赵穿杀死晋灵公后,赵盾迎立黑臀即位,就是晋成公。
晋国开始假公族制度,赵盾为此安插弟弟赵括为公族,将其赵氏的势力继续稳固下来。赵盾死后,让郤缺继承。
然后命令他,让自己儿子赵朔进入六卿内阁。但是赵氏势力庞大,赵同,赵括,赵旃,都想要分一杯羹。最后导致,晋国内阁称为赵氏内阁。六个人中,四个人都想进入内阁。
但是这样一来,卿族的挤压更为激烈,最后导致邲之战惨败。而赵氏也将面临下宫之难。
那么赵盾本人,在执政的时候,立《赵宣子之法》,史书记载
宣子于是乎始为国政,制事典,正法罪,辟刑狱,董逋逃,由质要,治旧洿,本秩礼,续常职,出滞淹
那么这部法,有一个暗示。赵盾本人是中军将,应该是军队首脑。但是又制法,就暗示着军政一体的政治结构形成。
并且赵盾一辈子都在维护本族利益为先,在朝内排除异己自不待言。赵氏的赵穿,杀死了晋灵公,赵盾压根没有把他怎么样。
赵穿屡次违犯军纪,也就不了了之。
赵盾是一个典型的政客。当然春秋时期这套体制就决定了政客是主流,因为首先要为自己氏族服务。
3、赵武
赵盾死后,由于赵氏势力庞大,导致最终邲之战失败。于是晋景公意图废掉赵氏。而此时赵氏内部爆发了,赵庄姬和赵婴齐通奸一事,晋景公正好借机下刀子。
而且栾书和郤氏趁机推波助澜,酿成下宫之难。而赵庄姬本是晋景公的姐姐,于是把赵武藏在宫内,幸免于难。后来晋景公生病,听说了韩厥之言,让赵武重新光复祖先的祭祀。赵氏重新恢复。
赵武逐渐长大这段时间,也是晋国内斗最为激烈的时候,最终以晋悼公即位结束。晋悼公命赵武为卿。
赵武经受下宫之难和一系列内斗以后,对于自身的人生哲学就采取无为的策略。公元前548年,士匄死后,赵武执政。
赵武执政期间,一改过去,对外的强硬态度,改为怀柔之策。首先下令
赵文子为政,令薄诸侯之币而重其礼。
其次,在任期间最大的工作,就是促成春秋时期的第二次弭兵之盟。这次会盟,是各个政治势力互相考量的结果
1、从齐国这边看,齐国虽然能够时不时在东方崛起,但是毕竟不如晋国
2、从秦国这边看,秦国始终无法越过晋国,不如言和
3、从吴国看,吴国根基浅,并且地理位置太过边缘。
楚国由于连年被吴国侵扰,正好借机整顿吴国。
而晋国这边,内部矛盾重重,各派的政治势力,希望通过弭兵,为自己在本国争取更多利益。
于是十四个国家参与弭兵,规定,交相见。
当然这对晋国而言,是赔本的买卖,但是对于晋国的卿族可不赔本。
赵武为政期间,任用叔向,叔向精于外交。但是赵武虽然做了这些工作,但是当时人评价并不好。
比如吴国的季札,评价说
大夫皆富,政将在家
那么自然是包括赵武的。而晋国大夫祁午说:
祁午谓赵文子曰:..........(中略)楚重得志于晋,晋之耻也。子相晋国以为盟主,于今七年矣!再合诸侯,三合大夫,服齐、狄,宁东夏,平秦乱,城淳于,师徒不顿,国家不罢,民无谤讟,诸侯无怨,天无大灾,子之力也。有令名矣,而终之以耻,午也是惧。吾子其不可以不戒!」
看似是赞扬赵武,但是赵武最值得称道的也就是弭兵大会,但是结果是以耻结束。
赵武的一生,当然是为赵氏再次复兴做出重要贡献。但是弭兵之盟,却使晋国衰弱了。当然这个原因非常复杂,因为晋国在赵武那个时候,已经不可避免要衰弱了。
如果晋国还是像原来一样强硬,固然可以吓唬同盟国,但是时间不会持续太久,有可能就会把晋国实力打空。
但是赵武实行的政策,一定条件下保存了晋国实力。但是正如士燮所说,内忧外患是一个动态平衡,如果外患可免,那么内斗必然更为激烈。
如果此时,有一个人能够为晋国考虑,很有可能会使得晋国延长寿命,但是当时政归大夫,卿族只是为了谋取自身利益。这种权贵式的政治模式,当然让整个晋国为此陪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