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若辰的写作专题教育
价值387万美元的家庭教育三板斧,你真的会用吗?

价值387万美元的家庭教育三板斧,你真的会用吗?

作者: 若辰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7-28 18:59 被阅读17次

    《说唐全传》中有个著名的大将军叫程咬金,他平时用一对板斧为武器,武艺不太好,有一天在梦中得高僧点拨,学会了三招。虽然只有三招,但威力还是挺强大的,在打仗中遇到不是特别强的对手,屡屡奏效。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有这样三板斧,是关键时刻可以事半功倍的绝招。到底是哪三板斧?还要先从一位心理学家说起。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做了一项长达数十年的研究,研究发现我们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关键因素是我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2017年,卡罗尔因这一研究发现获得“一丹教育研究奖”,奖金是3000万港元(约合387万美元)。

    思维模式是什么概念?又怎样影响了成功?家庭教育的三板斧又跟思维模式有什么关系呢?卡罗尔在《终身成长》这本书中给出了详细的解答。《终身成长》10年来一直是美国亚马逊心理类畅销书之一,累计印刷180万册,比尔·盖茨曾撰文推荐,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影响了美国校园教育的创新理念。

    卡罗尔在《终身成长》中指出,人和人之间的不同归根结底是由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造成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人,在对智力和能力的认知、对努力的看法、遇到挫折和挑战时的反应是完全不一样的。

    固定型思维模式

    1、智力和能力是固定不变的;

    2、一次失败就是永久性的,不会从失败中学习;

    3、不认可努力,认为只有有缺陷的人才需要努力。

    成长型思维模式

    1. 智力和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提高的

    2. 失败的行为不能说明自己是失败者,注重从中吸取经验;

    3. 天才也需要努力,努力才能激发能力。

    两种思维方式在商业、体育、教育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可以让孩子相信人的潜力是无限的,能力是可以不断提高的,从而把关注点放在努力和成长的过程上,并因此获得乐趣。

    作为父母,把成长型思维传授给孩子,关键是通过三大关键行为体现:夸孩子的方法、面对失败、营造成长型的家庭氛围——也就是家庭教育中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夸孩子

    卡罗尔和同事们曾经指导了一项实验,参与者是几百名学生,首先她们让学生们完成10道比较难的智商测试题,然后用两种方式赞扬学生们:“你真聪明”和“你真努力”。实验发现,被经常夸“你真聪明”的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会倾向于选择简单的学习任务,回避困难任务,特别在意考试名次。而被赞扬“你真努力”的学生们更愿意挑战有难度的任务,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由此可见,对能力的夸奖让学生们陷入了固定型思维模式,随之而来的行为也带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特征:回避困难,拒绝挑战,害怕在失败中暴露自己不够聪明。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夸孩子聪明,“又考了100分,你真聪明啊!”夸聪明,是对智力做出评价。无形中也在给孩子传递“智力是天生的”,长此以往,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是靠天生聪明得来的,如果考不好就再也不聪明了,在遇到困难时,对自己产生怀疑,害怕挑战难题。

    难道孩子成绩好,表现佳,就忍住不夸了吗?当然不是。

    更好的做法是夸奖孩子的努力过程,强调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学习和坚持才取得了好成绩。“你为了解这个数学题,尝试了好几种方法,终于找到解题方法了!”

    这种夸奖方法好在哪里?关键是给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技能和好成绩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不是天生的,是可以改变的。这样孩子更愿意接受挑战,尝试更难的项目。


    第二板斧:面对失败

    9岁的伊丽莎白练体操有段时间了,她第一次参加体操运动会,充满了期待,认为凭借自己的水平肯定可以拿奖,在比赛前,虽然有点紧张,她已经开始想象把奖牌挂在哪里了。遗憾的是,尽管伊丽莎白表现很好,但其他女孩表现更好,她输掉了比赛,很沮丧。

    如果你是伊丽莎白的爸妈,你打算跟她说什么?

    孩子,你是最棒的!/裁判不公平/输了就输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下一次肯定能赢......

    这应该是我们经常想到的安慰孩子的方式吧。

    如果我们按照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两种方式来分析,就会发现这几种安慰都不太合适。

    孩子,你是最棒的!——都输了,还是最棒的?

    裁判不公平——责备他人,孩子以后会不会遇到失败就怪别人?

    输了就输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失败了,就为自己开脱,说事情本身不重要,那什么才是重要的?

    下一次肯定能赢——为什么这次表现好没赢,下次就能赢?

    懂得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的家长会这样沟通:孩子,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你表现的很好,但没赢,肯定很失望。但是你要知道,你并没有付出100%的努力,其他人练习时间更长,比你更努力,下一次你要付出更多努力才会赢得比赛。

    伊丽莎白听了爸爸的话,花更多时间训练,后来在一次比赛中,她在80人中赢得了5个奖牌。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孩子失败了,没有做好,最有效的批评不是一味责怪孩子没做好,或者淡化失败,或者责怪别人,最好的方式是提供建设性的反馈。

    建设性的反馈就是告诉孩子为什么会失败,怎样可以弥补,向孩子传递“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提高的”这样一种信息。

    《奇葩说》的节目中报道了一个2000年出生的女孩于木汁,初中时是个学渣,被老师当着很多人的面说是废物,这辈子只能靠父母养着了。于木汁想我学习成绩不好,就干点别的吧,她尝试过很多工作,都失败了。幸运的是于木汁有个好妈妈,妈妈鼓励于木汁说,你不是从小喜欢看书写文章吗,那就在网上写吧。于是于木汁开始运营微信公众号,写出了多篇爆款文章,月入10万,成功逆袭。

    失败一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给孩子贴上失败者的标签,认为孩子失败了就不再才华横溢,不再为家人增光,俨然把一次失败行为和失败者的身份划上等号。善于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的父母,会把孩子的失败当成一个需要面对、解决,并能从中学习的问题。


    第三板斧:营造成长型的家庭氛围

    记得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园长告诉我,孩子每天放学回到家,要花点时间问问孩子:你今天在幼儿园都做了什么?有没有交到新朋友?发生了什么事,你是怎么解决的?也许这是园长对每个家长善意的叮嘱,我一直铭记在心。在读过《终身成长》这本书后,我才醒悟,这样的对话内容,和孩子讨论自己的努力、方法、挫折,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卡罗尔在《终身成长》中提出: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们认为,他们的父母总是评判他们,孩子觉得自己的个人能力无时无刻都在被人衡量。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很难让孩子培养出成长型思维。

    在晨跑时我认识了一位朋友,她是幼教集团的管理者,她说自己对画画不感兴趣,但她的女儿从小就喜欢画画,坚持学了几年,积累了很多画作,有望出版画册。我问她:孩子画画的时候,你是不是很少批评她?她说,是这样的,因为我自己不懂画画,孩子有兴趣画,我都会鼓励她,慢慢地就坚持下来了。

    这就是典型的关注成长的家庭氛围,不去评判孩子,而是在必要时刻提供帮助和教导。


    尽管卡罗尔的研究发现价值387万美元,但并不意味着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解决所有人生问题,也不能说明孩子可以做任何一切想做的事。成长型思维模式是改变的起点,我们首先要想清楚,哪些事的改变才更有价值。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说过: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成长型思维模式就是一种坚强的信念。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的行为时刻都在传递这样的信念:夸奖孩子为目标付出的努力、帮助孩子从失败和挫折中学习经验、营造关注成长的家庭氛围,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的孩子:你的潜能是无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件特别酷、特别有挑战的事,只要不断从挑战中成长,你一定会有更好的未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价值387万美元的家庭教育三板斧,你真的会用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sw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