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说:“自发而自觉的语文研究是我成功的极重要的原因之一。”“热爱语文”让黄老师走到今天这一步。因为痴迷,所以坚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阵地。
开学初看到同事们这个有了市级讲课的证书,那个有了国家级讲课的证书,盘点自己:不觉一身冷汗。十年来在语文领域毫无建树。不是自己不努力,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身到班主任工作管理中了,是把精力都投到和学生的刷题中了,唯独忘记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黄老师一针见血地提出了当前语文老师课堂的现状:一是照本宣科,按部就班;二是以答案为中心,教师提问题学生找答案,教师说答案学生记答案;三是上课就放幻灯片,教师点鼠标,学生看屏幕;四是教师信马由缰,学生信口乱说;五是一问就答,一答就对,一呼百应。不用我细细剖析,大家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课堂中没有学生真正的“学”。我虽然还没有这么离谱,但其中不乏有自己的影子。
那么什么是“看得见”的学生的“学”呢? 首先要保证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和空间。也就是说阅读课学生真的在读,写作课学生真的在写。
其次就是保证学生真正的以听说读写为核心的课堂实践活动。语文课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听,要让学生按照要求说,要让学生有发现地读,要让学生形式多样地写。很显然,盲目的完全接受式的听,不是学的活动;没有要求,有要求不落实,听凭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也不是学的活动;只是为了记住答案和结论的读,不是学的活动;没有具体目的和具体情境的随随便便的写也不是学的活动。语文课上学生有意义的“学”,就是要在课堂上看到学生有意义的听、说、读、写活动。
教学工作是一项事业而不是职业,是一项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语文老师需要研究学情,需要研究文本。这源源不断的研究热情都源自“爱”。
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在《教育的美好姿态》里说:“该是什么决定了我的语文课?我希望是孩子的眼睛,是文章的思想,是文字的魅力,是我们的精神诉求,是我们的灵魂体验,是我们的语文梦想……”正是秉承着这样的教育梦想和教育情怀,在课堂的科学建构和教学过程的完整呈现中凸显大气、简洁、清晰、深刻的特质,用美丽的语文颜色,描绘出语文课堂教学的美好姿态。
扪心自问又是什么决定了我的语文课?功力之心。并不否认一开始我并不热爱语文,我就把它当成了谋生的手段,为了教而教。因为勤奋,卷子做得多了,作文判得多了,孩子的分不少了,也因此获得了一些成绩,由此就飘飘然起来了。十多年来从未读过一本语文专业的书籍和杂志。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老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由此可见我的思想土地该是多么的贫瘠!特级教师曹永军老师也曾很实在地说过:语文老师想要在学校立住脚,靠分;想要在全市立住脚,靠课;想要在全省立住脚,靠文。看到同事们因为自己的勤奋而硕果累累的时刻,我内心既沉重又自责:因为自己的一叶障目而荒废了大好时光,因为自己面子上的勤奋而走了弯路。拿我教孩子们的话提醒自己知识来不得半点欺骗。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羡慕嫉妒只是徒劳,那样除了陡增烦扰,毫无意义。
诺贝尔获得者屠呦呦说: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刻意去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你自己,待到时机成熟时候,就会有一批朋友与你同行。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重要。种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读书,读文学书读专业书。研读名家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习优秀的教学设计,模仿创新。读文学名著涵养自己的文学修养,提升自己的文化厚度。用我的实际行动带领学生去读。
研究优秀的评课记录,学会有效评课。
多收看名家的教学实录。关注语文湿地等有价值的微信公众号。
坚持每周三篇简书,记录生活片段和教学收获。王君老师说只要老师会写作才能教写作,只有老师痴迷写作才能会教写作。
王君老师还说:怎么活就怎么教,怎么教就怎么活。只有拥有了伟大的教育情怀,才能行走在语文的道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