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了解自己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在用了很多方法之后还是不够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是因为方法不对吗?
我是谁?这个来自我们灵魂拷问的哲学问题。我们每天在探讨自我是什么,自己到底是谁。但是我们不一定能够回答得上来。很多时候,我们在谈及自己的时候,实际上在谈论自我的概念,在已有的经历中形成的对自我的认知,可以说是我们是怎么样概括自己的。
比方说,我的一位朋友月入8万,长得漂亮,但是她对我说,她觉得自己不够好。what?在我眼里她就是一个白富美的存在,很有自信很有power的一个人。我这个朋友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我们对自我的认识来源于两个渠道,一个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另一个是他人如何看到自己。如果我们收到不一样的反馈,那么就很容易造成我们对自己的不了解。
在小时候,我们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世界观的时候,我们接收到的都是来自别人的眼光,别人的评价的讯息,别人如果表达出对我们的善意,表达出对我们的喜欢,那么我们也就喜欢这个人。
但是在我们开始内省后,会开始思考如何看待自己。会开始在意自己的外貌,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的。也就是我们理想中的自己和现实当中的自己产生偏差,产生冲突。
我们对当下的不满,会造成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不清晰。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去看星座分析,占卜,心理测试等等。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对自己不了解,而是对自己当下的现状不满意,试图通过别人的口中知道符合自己对自己期待的评价,如果不符合,就会反复确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