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个小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故事主题来说可以是教育题材,既批评了“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社会上存在的落后思想,又提倡了“人心齐,泰山移”的社会新风尚,与现实生活紧密。
![](https://img.haomeiwen.com/i8022012/d388cacfed85de0e.jpg)
讽刺了那些相互依赖、相互推诿、斤斤计较、唯恐自己吃亏的人。
故事告诉我们: 自私自利对人对己都没有一点好处,让我们知道团队配合的重要性。
从而启发我们: 只有团结合作,互谅互让、齐心协力、勇于承担责任,把个人的智慧融入到集体之中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人往往都是很容易受大环境影响,对于自控能力不好的人,身居一个负能量圈子自己往往身陷其中,随波逐流。易失去自我判断能力,没有主见。
挑水三和尚,本来人多力量大,应该更容易吃到水,但是人多反而没水吃,似乎现实与愿望相反。
在此,我从管理学角度分析这句话大抵这样:
1、一个和尚挑水吃
从现有技术水平看,这个和尚是自给自足。没有分工也没有协同或者合作,依靠本能生存,不需要制度,只要单一自律就够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022012/15e36b1bf68bb8ec.jpg)
2、两个和尚抬水吃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这两个和尚之间不自觉形成了分工协作或合作关系,建立了一个简单组织——共同抬水团队。进而实现有水吃的目标,且每个人各节约了一半的时间与体力。且两位抬水过程是两位公开透明互相监督的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8022012/ecb5c26dade6007c.jpg)
3、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个结果说明: 人力增加或组织扩大后,效率低下了,没有实现目标。可见,管理工作没有跟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8022012/4b218136fbb06a7b.jpg)
从管理学的解决办法:
三个和尚都去挑水,一天内,谁挑的多就奖励谁。奖励为晚上加菜; 而挑的少的则只有白米饭,没有菜。此处新规则就是奖励约束制度。这个机制需要有一权威的人来执行。
制度开始实施,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去挑水,很快水缸里水就满了。
在这样情况下,大家有水吃,奖罚分明,又避免了相互的抢功。
一个激励与报酬制度的问题,分配时需要在能力、贡献、绩效上强调多劳多得,按绩效高低和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实现相对的公平。
这样能激励每个和尚积极性,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
大家和睦相处,两全其美,而这就是管理的力量。
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把人们仅仅联系在一起。就更加要求人们培养系统化思维模式,以更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以此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把握企业管理思维模式方法与取舍与创新要义,不在于你用了多少种方法,多少个理论。而是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从这个故事中,我看到了管理层面。毕竟: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角度不同看事物方式也不一样。所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