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要容忍心里难解的疑惑,试着去喜爱困扰你的问题。不要寻求答案,你找不到的,因为你还无法与之共存。重要的是,你必须活在每一件事情里。现在你要经历充满难题的生活,也许有一天,不知不觉,你将渐渐活出写满答案的人生。” (里尔克)
落雪的日子,与远在北京打拼的老友一番语音长聊,言及当下的境况与日后的规划,忽然想起上面的这一段话。
人过中年的我们,己步入人生的下半场,要怎样才能一边忍受着现实生活的啃噬,一边怀揣着诗情画意稳步前行?
没有明确的答案。命运给人的只是一个画板,至于涂什么色调,画什么风景,全凭你选择涂抹。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要想清明通透的活着,必然要看淡得失成败,不能入戏太深。
师者说: 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开朗,坦荡,且不出卖自己”。不要为赢得别人的欣羡而生活,更没有必要把“他者眼里的优异”作为自己的目标。
深以为然。对自己真实,才能对他人真诚。
时值岁末,大寒己至,冬将尽。即使疫情围困,日子沉闷,也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顺应天时,平和喜悦,照顾好自己。若尚有余力,同时保护美好的东西,静待春归。
02
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
落雪的黄昏,朋友圈里有人发应景的文案,落尾留了问句 :落雪的时候,你会想起谁?
此诗还有后两句,大约是被刻意省略了的。因为令人心生悲凉。
白头若是雪可替,此生何来苦心人?
细想来,世间大多庸常的破碎,都逃不过一个词:兰因絮果。故事的开始,是满城花开,不期而遇;故事的结局,是曲终人散,天各一方。
飘雪的长夜里,许多人思及往事。泪水长流。可是,物是人非,一声长叹: “我们回不去了。”
所以,我们怀疑,逃避,缩在自己的壳里拒绝敞开,不愿再相信付出。
然而, 说到底,人来到世界上,不就是为了“爱”、“美”、“烟火气”等名词而辗转前来,以一己肉身,感受山川草木,悲欢交集么?
不就是为了以一生岁月,去相信,去遇见,令这空白光阴,有了色、香、味、声、热,成为存在本身么?
贾平凹在《病相笔记》里写道: ″ 心上有个人,才能活下去。″ 大概是说,世事无常,人生多苦,人的心灵总要有所寄托与期待,无论是人,还是事,有所热爱,才会有面对“苦″的勇气。
那么,读到此处,你会想起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