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今日头条看到一个关于文化的问题:冬至明明是祭祀祖先的节日,为什么总有人喊“冬至快乐”?其实,这种并不合适庆祝的节日又何止冬至?所以在这里就这一文化现象专门写成文章,谈谈个人的看法。
现在我们遇到的节日五花八门,有中国自己传统的,也有西方的舶来品,还有随着时代发展新设立的(网络上个别商家平台宣传策划的“购物节”只是营销手段,不能算节日)。每个节日背后都有其设立背景,都具有对应的文化意义。西方的洋节,诸如情人节、圣诞节之类,基本都是用来庆祝的,有集体活动,也可以三五成群,吃喝玩乐,尽情享受节日气氛带来的欢乐。针对特定职业新设立的节日,比如教师节、护士节、警察节等,是对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的特定群体的一种尊崇,也是值得庆祝的。但是,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并不是所有的节日都表达欢乐的气氛,并不适合大肆庆祝和互祝快乐的。比如上面提到的冬至,还有端午、中元节、清明等。
以冬至为例。冬至,又称亚岁、冬节,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兼具自然和人文双重涵义的重要节气,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在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正如其名,从冬至这一天开始,冬的气息正式拉开帷幕,“数九”寒天的日子来临,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这一天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按照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白昼代表阳,黑夜代表阴,因此这一天被看做是至阴的一天,所以被当作祭祀的日子。
同时,根据古代历法规定,冬至曾被当作岁首,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相当于现在公历的元旦和农历的春节。这也是“冬至大如年”说法的来历。在这一天,朝廷要要宴请官员,政府要放假庆祝,商旅要暂停经营等。在民间,无论贫富,这一天都要置办新衣和酒食,祭祀先祖。除了民间祭祀祖先外,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就流传下皇帝在这一天祭天的习俗,体现中国人敬天畏地尊重自然的情怀,表达了为天下苍生祈求太平盛世的愿望。天坛就是清朝皇帝用来祭天的地方。
但是,受西方洋节的影响,以及商家利用节日进行促销的包装炒作,加之传统节日流传年代久远,社会对节日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弘扬挖掘不够,导致这些节日的文化习俗逐渐被淡忘,甚至被误解,或被重构。比如,我们现在一说起冬至,首先想到的是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可是祭祀这样的文化传统早已在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当中断层,导致将此作为平常的节日来看待。再比如,端午节被认为是一年中最毒的日子,所以这一天要喝雄黄酒,挂菖蒲以辟邪。而这一天又据说是屈原投汨罗江的日子,所以人们吃粽子和赛龙舟以纪念。因此,这一天既是凶日,又是哀日,是不适宜说“节日快乐”的。但是现在一提端午节,首先想到的是吃粽子,还有赛龙舟,而且还有三天的假期,可以出游聚会,走亲访友,整个社会洋溢在一种喜庆欢乐的气氛中,而对屈原爱国主义情怀的崇敬之心在消退,祭祀文化的神圣性被轻视,导致这个节日越来说娱乐化,甚至还有人戏谑地说,屈原的投江才换来三天的假期。因此,本来是祝福“安康”的节日,结果却往往被“快乐”取代。与之相类似的还有清明,人们只知踏青节的出外游玩,却不明清明背后的历史文化。
这大概就是一些本不该拿来庆祝的节日,成为休闲娱乐,互祝“快乐”的原因。中国的传统节日,每一个背后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不是所有的节日都可以拿来庆祝,希望我们在过传统节日的同时,更要认真理解并继承文化传统习俗,不要让传统节日庸俗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