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琥珀梧桐

我们都在焦急的等待着,仿佛在等待一个决定生死命运的声音。
当天晚上,我才知道,那天正好是叔叔家的堂弟办酒席。表妹和堂弟都拿到了二本的录取通知书。表妹觉得自己没考好,叔叔觉得堂弟已经很给他挣面子了。为此,叔叔特地大办了酒席,庆贺堂弟金榜题名。当然也有另一层意思,当年我和堂弟读同一所高中,我是“公费”,堂弟是“自费”,现在堂弟金榜题名,而我却名落孙山,叔叔当然会觉得“无限光荣”,当年所受的气,当年多交的5000自助费,一切都值了。
当天办酒席的时候,很多人问起母亲,我去哪了。母亲说已经安排我去厂里当学徒了,当时好多左邻右舍的邻居,亲戚们都说,“可惜了,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送到厂里去了。”他们都跟大伯说,让大伯想想办法,“丫头之前成绩还不错,要么就去念个大专,要么就去复读,现在去打工多么不合算啊。”因为大伯一直在政府机关工作,所以很多时候他就代表了大家族的权威或者是当家的。他的话,他的决定,母亲他们都是比较遵从的。
后来,大伯的朋友打来电话,大致意思,就是那所大专很不靠谱,还是不要去念了,他正好有朋友就在那所学校任职,自己人就不忽悠了。
我的大学梦就这样再次破灭了。
我的心情瞬间又跌落谷底。
大学是上不了了,打工貌似也不适合我,那现在剩下的唯有复读这一条路了。
大伯又联系了一位远房的叔叔,那位叔叔在市里一所四星级高中担任高三年级组主任,大伯想让我去他那所学校复读。因为是亲戚,叔叔可以给我减免很大一笔费用,我们只需要再交一小部分费用就行。
这样的情况下,母亲同意了。
当昔日的同窗好友们都踏上了大学之路时,我也踏上了高四复读之路。
那是一所市里的高中,身边的同学都说着普通话,穿着名牌衣,吃喝玩乐的东西,很多是我先前没见过的。
我觉得自己好像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与他们格格不入。
好在,一个班级里面,除我之外,还有好几个来自其他县市来复读的同学,也算难友吧。
高三生和高四生之间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很多时候的交流也会明显的分成两个帮派。
那些高三生们没有经历过高四生所经历的一切,所以他们无法和我们感同身受。
高四生再也没有高三生的单纯,他们心底深处,都有不可触摸的痛。
高四那年,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那段黑色岁月,要珍惜这来自不易的机会,遂很少偷闲。
但高四那年的高考,许是心理负担太重,许是实力不够,我依然没有发挥好,最后只上了一个二本。
许多年后,再回头看那段岁月,早已没有了当时的心情。
是呀,一切都会过去的,谁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过去已成过去,忘记该忘记的,记住该记住的,好好的看前方,过好每一个当下!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