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记录摄影旅行·在路上
【香港】天人合一亭,一片空岚罩云海

【香港】天人合一亭,一片空岚罩云海

作者: 三喜羊 | 来源:发表于2018-02-09 18:43 被阅读0次

三喜羊  文/图

虽然我从没听过“香港第一景”是哪里,但却听闻有“香港第二景”,那就是位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的天人合一亭,它可能也是香港最有哲学意味的景观设计了。

香港是山城,中文大学得天独厚,校园位于沙田马料水,依山傍海,坐校巴盘山而上,在绿树丛林和书院楼宇间穿行,直至山顶,始见新亚书院。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新亚书院于1949年由史学家和国学大师钱穆及一群学者创立,以弘扬儒学为己任,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天人合一亭就设于书院的山上,缘于纪念钱穆先生及其临终悟道之文《天人合一论》。

事实上,天人合一亭也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亭,只是竖了一块很现代的透明的亭顶,充其量是一个遮顶罢了。旁边造的是一洼太极型的水池,水池很小很浅,却是水色清透,盈盈满池,乍看非常平凡普通,但点睛与神来之笔就藏于此波澜不兴的笃定中。

站在水池边,高瞻远瞩,远眺云端马鞍山,一抹青山如黛;近看俯瞰山下的吐露港码头,碧海连着灰蓝天色,苍茫澄空。此时,视线所及池子里的水,却神奇地与远处的海水浑然天成地有缝对接起来,合成了一片真正的水天一色。绝妙之处,是那接缝却是条低于水池一级的小走廊,人若站在廊上,池水犹如“天空之镜”,把人影倒映在水中。霎时,人与影、天与水均连成一体,仿佛天上有人,人在天里,亦在水中,此情此景,正是应了“天人合一”的精髓了吧?

更有心思的设计是,在水池旁植有一株巨大的老榕树,这树长得似乎也深谙创建者之意味深长。长长的须根和浓密的叶子恰到好处地伸展下垂到水池之上,也同样倒映在清澈的池水中,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画框,被该校黄乃正教授称为“一池清水,二树半抱”。在相机镜头下,这奇特的设计构成了一幅清幽淡远的中国水墨画。

位于亭边有半高的外墙,刻有钱穆先生的《天人合一论》全文。文章写于1990年,当时钱老先生已经96岁高龄,他把毕生所学所思所悟所得,最终归结到“天人合一”四字真言中。文章开篇第一段摘言:“中国人是把天和人合起来看。中国人认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离开人生,也就无从来讲天命。离开天命,也就无从来讲人生。所以中国古人认为人生与天命最高贵最伟大处,便在能把他们两者和合为一。离开了人,又从何处来证明有天。所以一切人文演进都顺从天道来。违背了天命,即无人文可言。我以为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古老最有贡献的一种主张。”

哲学总带着一种醍醐灌顶的警醒,文章字字句句看似并不难懂,难的恐怕是吾辈穷一生之精力也没有此等悟性去参透。那么,如此凝重的哲学命题,还是让它回归到画面的明净,静看那一片空岚罩云海,在这水波无边中,去慢慢体会其中之韵味吧。

(藉此文特别感谢美妈同学倾情造型、池边有缘一起合拍的小美女及一对璧人)

相关文章

  • 【香港】天人合一亭,一片空岚罩云海

    三喜羊文/图 虽然我从没听过“香港第一景”是哪里,但却听闻有“香港第二景”,那就是位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的天人合...

  • 雾锁仙山

    云蒸雾罩仙台阁 百步不见亭与峰 身处云海仙阁上 似闻钟响经声来

  • 湖边日记丨夏(2)

    晨空,云海壮阔,柳岸,青丝飘扬。 看《池上》小诗: 荷叶罩芙蓉,圆青映嫩红。 佳人南陌上,翠盖立春风。 夏季绿树繁...

  • 天人合一

    香港中文大學 天人合一

  • 岚亭庄园

    岚亭庄园位于福建省霞浦县崇儒乡境内

  • 蔚然亭

    亭脊太高君莫拆,东家留取当西山。 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

  • 手绘

    天降贤淑男颜岚亭

  • 秦岚端庄本性尽显,亲自上手缝衣服,网友:你是想改行当裁缝吗

    ​​近日,“皇后娘娘”秦岚受邀去香港出席某品牌活动,从抵达香港开始,秦岚的行程就一直备受关注。在活动现场,秦岚穿着...

  • 小诗│仙境.壮丽山河.天体

    ①仙境 薄雾轻起 大自然的白纱 罩了那山 罩了那树 罩了那屋 云海落地 隐了那山 隐了那树 隐了那屋 仙境沐浴 ②...

  • 《春游》

    塞北风回尚余寒, 银鹰鹏举向南天。 碧通一径晴烟潤, 翠涌千峰宿雨甘。 西岭岚霞生袖底, 东洲云海落樽前。 亭泉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香港】天人合一亭,一片空岚罩云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rq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