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情绪?
你是否会表达情绪?
什么是原生情绪和派生情绪?
很流行的正面管教教程中,经常提的一句话是。不要给情绪贴标签,没有好的情绪和坏的情绪。
可在现实生活会告诉你,情绪感受没有分好和坏,出现的反应却可能把结果变得很坏。
什么叫情商高?
要先能感受到他人的情绪,作出合理的反应,这样的人我们说他情商高,可是我们的问题是,如果自己都感受不到自己的情绪,怎么去感受他人的情绪。
表达情绪往往是最初,也是最不知道该怎么下手的一部分。
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一向就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我们害羞或者不好意思,或者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虽然有一个词叫刀子嘴豆腐心。可是有一种恶性循环叫,你都刀子嘴了,谁还管你豆腐心。
孩子在这方面,更是非常无辜,遇到他表达不出来的情绪,可能表达出来的就是另一个样子。这时候爸爸妈妈不理解,粗暴的加上一个不乖,任性,不讲道理的便签,再把自己的情绪叠加到孩子的情绪上,那么一切就变的,跟火山爆发一样不可收拾。
情景再现一:
孩子不愿意好好写字,做练习题。心不在焉,不想写,写的乱七八糟。
孩子视角:这些东西好难,我要坐这里这么久。妈妈爸爸一直盯着我,好累哦。
有这么多的东西做不完好麻烦,妈妈还在一直说说说。
妈妈不高兴了,我也不高兴。
妈妈的视角:就几行字那么简单,明明都会的,为什么不能好好的写?
写字的姿势这么差,眼睛坏了,驼背了怎么办?
现在这么点东西,几分钟都做不完,小学以后那么多作业怎么办?
这样子不专心,以后我陪你写作业,慢慢就会发火,发火就写的很迟,写不完就没有时间做其他事情了。
都这么大了,别人家的孩子…………
都不能乖乖听话一点,妈妈每天说说说说说…………
每天都是我在催催催,也没人支持不帮忙。我自己还有一堆工作上的事还必须完成,天天盯着孩子写作业还写成这个样子。
爸爸的视角:
爸爸:工作上有事不顺,遇到难题了。|这个月开支好大,还有这么多事情。|回到家什么事都不干,只想躺在那休息。|今天去接孩子,其他的孩子那么懂事,会打招呼,会把自己打理得好好的,我们家的怎么什么都不会。|每天晚上还都是声音,叫来叫去的。
(爸爸妈妈本来情绪就不好,只要孩子有一点不让自己满意的地方,最后的一把小小的火苗,就直接变成火山大爆发。)
最后的结果就是大人气还没有消完,听到孩子的哭就会越来越烦躁。可是孩子又怎么懂得大人心思里有这么多不高兴的事情,他们所看到的就是爸爸妈妈在冲我发火,我好难过,可是他们不让我哭,因为哭起来会让他们更生气。
这样的事一定没有少发生过。其实你读过很多的育儿书,就是你学会了很多,正面管教或者情绪管理依然处理不好这些问题。因为生活里的烦恼,真的不是靠理论就可以解决的。
但简单的来说,孩子的情绪更容易理解,更好把控,因为孩子的心思更加简单,不像大人,原生情绪会被更多的派生情绪所纠缠不清。你表现出来的可能背后有更大深层次的情绪在作怪。这就是大家常常说的冰山理论。
所以爸爸妈妈如果想对孩子做情绪管理,不妨先把自己的情绪理清楚。每一次生气,每一次不开心,消气之后慢慢的给自己重新梳理一下,到底刚才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不高兴?为什么生气?
表达情绪需要学习。不断的练习。
甚至是多次的演习,反复的运用到真实的情况中。
每次和孩子发火,或者自己心情很不好的时候,就给自己心情做一个倒叙,想想到底是为什么烦躁,想到了困难,让自己这么焦虑。
最后反过来问自己,这个困难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值不值得自己这么焦虑?
大道理谁都会说,可做起来就各种困难重重。
还是说回情绪,不如我们练习下情绪就在那里,怎么和孩子解释你之前爆发的情绪?
举两个小例子,还是和孩子有关。
就在前几天,妈妈和爸爸发生了一次争执。关于妈妈给给孩子布置了太多作业和任务,每天晚上都充斥着妈妈催促孩子和孩子哭闹的声音。
爸爸的情绪在那一天非常的不好,直接爆发了出来。
到了第二天,孩子问我,妈妈昨天为什么吵架?
我很理智的态度和他分析了一下。
第一爸爸心情不好,可能之前有一些工作上的事,让他很不开心。这个时候听到妈妈一直在催促宝宝做这个做那个,宝宝一直很不喜欢。爸爸第一在心疼你,做不完一直哭很难受。
爸爸不喜欢听到宝贝哭的声音,会让他心情更加的糟糕。
第二还有爸爸在生妈妈的气,不该给你那么多的任务。
我接着问他,你觉得妈妈给你的任务太难了吗?
孩子回答,这些东西没有很的难做。我自己也想做。
妈妈说爸爸的想法我们应当尊重爸爸,心疼你也没有错。每天听到我们这样的,吵来吵去,也会觉得很讨厌。
可是妈妈给你的任务,你既然想完成,我们就一起把它完成好。如果觉得一次做不完,那我们就一天少做几个,慢慢来。
第二个小例子,有次出去公园玩的时候,听到旁边的一个妈妈大声的,叫自己的孩子。你怎么能自己跑得那么远,你再这样做的话,我就自己走了,你自己留在这里。
我拉着宝贝的手和他说,
你听到那个妈妈说什么了吗?
孩子说听到了。
我就问你相信那个妈妈说会把自己的孩子留在这里自己走掉吗?
宝贝摇摇头。
我说,其实那个妈妈应该是很担心看到自己的孩子走的那么远,一下找不到了,一定是很害怕。而她的害怕,变成了一种愤怒,也许这个妈妈心里在想孩子你不能这样自己跑很远,妈妈会找不到你会担心。
可是愤怒让她嘴巴说出来的话,就变成了,你再这样子我就把你丢在这里,我自己走掉。
我不知道孩子通过我的描述,能听懂多少?但我希望这种不断的梳理和表达情绪的小练习,可以让他明白人的情绪是什么样子的?
了解情绪产生和产生之后变化的一个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