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文思枯竭

作者: 雨曦公主 | 来源:发表于2020-01-20 14:28 被阅读0次

    最近,捧着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看了个没完没了。她在书中写道:我是中国历史上有记录以来第一个女性踏上撒哈拉的土地,很有意思。” 在我眼中,三毛是个多动,充满才情、好奇心和探索欲,极富生活情趣的善良神奇的女子。

    逝者如斯,不分昼夜。她虽离我们而去,但所著之书如宝库一般,深深吸引了我,吸引我继续津津有味地翻阅下去。是什么,使得当时的台湾卷起一阵“ 沙漠旋风 ”,刮起一股 “ 三毛热 ”?是什么,使得今时今日,她的忠实读者遍布全球,生生不息?

    这不仅出于她的才华,还有更重要原因:她通过笔下文字,极尽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一种陌生、神秘的异域风情。

    老祖先不是有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提起书籍,不免想在这里说上几句。

    书籍,是人望向古今、瞧向世界的窗口。由于一个人在思想、区域等方面的局限性,我们需要借助前辈及众人的智慧,来更好地生存与生活,这就使得读书成为必须。但这并不意味着,认真读书,甚而博览群书,就够了。

    书籍本身的价值,并不在于眼前密密麻麻的文字,除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之外,它更重要的价值体现在指导实践。学以致用,从来都不应沦为一句空谈。如果“ 死读书、读死书 ”,那么 “ 尽信书不如无书 ”,况且,时代在发展变化,万象皆在更新。知识体系,永远处在吐纳完善的进程中。这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在此提供一种假设。如果一个人,可以横穿古今,拥有完全的思维、走遍所有的地方、经历所有的事情、体味所有的心情,“ 行万里路 ”的他肯定比“ 读万卷书 ”的他,更为聪颖、更具才干,他若执笔,笔下流淌出的字符无疑更贴现实生活、更有真情实感、更易引人共鸣。这就好比,三毛走过了有着黑色、白色、土黄色和红色的大沙漠,亲自感受了风土人情,才能把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一切,讲述得如此绘声绘色。

    也就是说,经历和体验,对作家来说、对写作者来说,必不可少。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小孩童,若不是历史传说中极为个例的“ 神童 ”,除了书写“走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之类,还能写出什么丰富多彩、内涵丰厚的文字?!

    陕西白鹿书院常务副院长、评论家邢小利同志认为,路遥的文化心理结构就是六个字:走出去、在路上。路遥为了写作《平凡的世界》,1985年到黄陵店头煤矿体验生活。他抱着“ 语不惊人死不休 ” 的精益求精,经历三年准备和六年创作,终于用心血和汗水凝结成就了这部不朽的篇章。

    前段时间,我帮朋友写文。不是那种投稿性质的,而是写她个人的生活。她把大致情节及架构告诉了我,我认真把它们简记下来,看似很简单的事儿,是不是?可等我看着这些情节架构准备大力铺展蓝图之时,却发现其实无比艰难。这是写别人而非写我心,没有亲身经历,难免文字不够贴切,缺少真情实感,行文落入空洞。到头来还得原作者大幅修改,重新补充细节,重新植入个人情感和惯用表达。这就是不经历难成文,起码难成好文。

    除了经历、体验的不足,制约一个人写出好文的原因还有:一、宝刀不磨不利。平时慵懒懈怠,阅读不够、观察不够、输入不够、充电不够、练笔不够。二、囫囵吞枣式读与写,求量不求质。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笔力长久没有长进。三、不善于捕捉灵感,却在无心插柳时苦思冥想。四、未以虔诚敬拜之心面对文学圣土。外在欲望太多、写作目的不纯粹,最终忘却初心、迷失自我,无缘文坛巅峰。

    你想成为一个“笔下滔滔不绝如黄河水”、“下笔如有神 ” 的写作者吗?你想成为一个令人称道与敬仰的作家吗?很多时候,不是只是埋头写写写就够了,更要学会思考,试着超越自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以文思枯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uj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