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平日里忙于工作、读研,很难花时间在简书上,所以认识的简友也不多。打鼓的圈圈是在我简书认识少数几个简友,也是我一直很尊敬,很想写文章去讲述的对象。结果碰上训练营这周的主题打卡“采访一位群里的简友”, 我想也没想就向他发出了采访的邀约。虽然之后才知道是自己没看仔细。不过正好借此机会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样一位友友。
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我将事先拟好的题目发送给他,和他在简信里交流。他很认真的回复了我:
我:在你的文章里常常会出现打鼓的活动。你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吗?还是说打鼓只是爱好?
打鼓的圈圈:非洲鼓对我而言算是深度爱好,因为我的师兄是职业鼓手(也是全国排的上号的鼓手),我只是一个小个体户。我们有一支小的鼓、舞队。每周都有3.5天的排练和练习,会在外面接一些活计。我的时间比较多一些,平时不忙的话,要不出去走走,要不就是在工作室练鼓。练鼓的话我喜欢一个人静静的练习。音色也好,技巧也罢;虽然外人听起来也许鼓点很燥,但一个人的话,那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也算一种心性的修炼。音乐上的东西会比较较真,所以才会有18年和19年两年的TTMDA全国鼓乐节上昆明队伍都拿了第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5390236/4b391ac70347794f.jpg)
我:打鼓这项活动是不是让你收获良多?有没有一些难以忘记的记忆呢?
打鼓的圈圈:前几年开始学习非洲鼓,人也逐步的更静得下来了,也愿意去思考,所以有空了就写一些东西。这些年其实是自己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也许年龄也大了,人也懂事了不少,所以心能平静下来。
我:鼓的种类很多,为什么你会独独喜欢非洲鼓呢?是因为它的哪些特质吸引了你吗?还是别的原因?
打鼓的圈圈:鼓的话,最早源于丽江。那会儿丽江才开始火起来,然后隔三差五的就往那边跑,那会儿好多民谣歌手、流浪歌手啥的,中国的非洲鼓就是在丽江火起来的,过去玩儿可以一边喝酒一边打鼓(伴奏)。然后有一天傍晚,我在翠湖边散步,也是听到鼓声,寻声而去,结缘了我最早的非洲鼓老师。
他们那会儿玩儿的不是伴奏,是纯粹的西非曼丁鼓乐,就觉得比丽江那种伴奏更震撼,然后就被吸引住了,一直痴迷到现在。
我:我可以这么理解吗——非洲鼓更自由,更能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而且非洲鼓在云南有一批专业的人群,可以深入交流。
打鼓的圈圈:对的,对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5390236/429287a1934b20a7.jpg)
我:我对云南鼓的认识是在音乐里。就是傣族那种腰很细的鼓。那个也是非洲鼓吗?
打鼓的圈圈:傣族的鼓很长,击打的话不需要音色。非洲鼓在昆明的出现和发展,全国来说都是比较早的。
我:除了打鼓,各地的美景也是你文章里常常出现的。你是不是很喜欢旅行?去过哪些地方?记忆最深刻的地方是哪儿?为什么呢?
打鼓的圈圈:这些年川藏线去过很多次,包括云南的很多地方,一个比较容易自我感动的人会遇到或经历很多感人的事情,一直在内心里记忆犹新。
疫情后我很少出远门了,不然一个人自驾游是非常舒服的事,有时候开一天的车,没人和自己说话,你只能思考、思考,啥都可以去想。
像云南的话,那种古朴的、没有开发的小村镇挺多的,我喜欢去那些地方,到处走走。拍拍照片,泡一壶普洱,看看书发发呆就是一个下午。
![](https://img.haomeiwen.com/i5390236/3d63cfc381c82c77.jpg)
我:如果让你选,你是更喜欢往远的外省跑,还是在云南境内周游那些有意思却尚未开发的村镇呀?
打鼓的圈圈:除了云南,我还是更喜欢康藏地区,包括川西和西藏吧。藏区的人文风景可能单一一些。
我:是因为那里的风景更能让人平静吗?
打鼓的圈圈:对!藏传佛教、藏民和那片土地能让人平和。和风景关系不大,更多的是人文、信仰。
我:是那里的人身上透着的平和吸引了你,对吗?
打鼓的圈圈:对的!他们的内心都是有信仰的人,所以无论贫富,内心都是充实的,永远都会面带笑容。每个人都是善良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5390236/eb342972ff5787ac.jpg)
我:在你的文章里似乎云南的风景出现得最多。你是云南人吗?能描述一下你对家乡的感情吗?比如那里的人或风景。
打鼓的圈圈:我是地道的昆明人,云南人。以前没有打鼓还在打工,那会儿得出差的,全省跑,云南也算比较熟。后来自己做了,出差也就顺带着旅游,到处走走玩玩。年轻,就只懂得吃喝玩乐,其他啥也不会去想。刚好那会儿买了单反,也慢慢习惯了一个人出去旅行,拍一些照片(纯粹瞎拍),朋友就一直鼓励我写游记啥的。所以简书刚有那会儿,我应该就注册过了,但是没怎么写。
![](https://img.haomeiwen.com/i5390236/888cbd5cb6d0f768.jpg)
我:那后来是什么机缘让你开始持续写作的呢?
打鼓的圈圈:文字是我在温州的一个好朋友无意中点拨才重新开始提笔的。大概也有10年了吧。那会儿她们几个闺蜜会在本地论坛里写东西,然后在一篇她们的回忆录,我留了言。朋友看到了就说我的文笔很好,应该沉下心来记录一些文字。
我:你的拍摄照片也很美啊!能和我分享一下吗?
打鼓的圈圈:在用另外的一个软件,文字少一些,更多的是图片。在那边有7万多的粉丝量。那个软件叫什么?让我想想!那个APP去年8月就停了,所以去年疫情就赶紧把好多东西给倒腾出来。叫图朵。
![](https://img.haomeiwen.com/i5390236/fd72d5840d03fed4.jpg)
我:嗯嗯,明白了~ 谢谢你的分享!不好意思,打扰了你这么久!
打鼓的圈圈:没事,没事。后续还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就行。
“平和、质朴、静穆”是圈圈兄(请允许我这么称呼你)给我的感觉,无论是他的文字还是摄影作品。这都源于他懂得了 “沉下心去感受”。他会全身心的面对自己挚爱的非洲鼓,会借着表演的机会,把非洲鼓的快乐带给盲人朋友和留守儿童。他会放下社会的惯性,只寻乡间一村屋,喝茶发呆。他活成了我想成为的样子。
这趟采访我们聊了很多,他的礼貌和平和也让人如沐春风。从他的回答里我感觉到了一个生命在经历风浪后归于平静。出于尊重,我并没有细问,只是愿未来的他能一直像他的文字那样平静下去。
• 齐帆齐第5期28天写作特训营 第( 13 )篇2225字,累计19844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