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诗词】
前言:
语言与众不同,成就诗歌本身之美;
思想与众不同,成就诗歌精神之美;
原文:诗不果腹
作者:砚小鱼
读了这首作品,我不由想起了关于诗歌和诗人的一些话题。
诗人是什么?这个话题从新诗诞生起就一直存在,且争论不休没完没了。我浅薄地以为这些争论的根源无外乎以下几点:
一个是时代带来的改变,也就是传统与探索的碰撞。最初的新诗大多还是遵遁韵律美的,诗人们还无法从传统规则中跳出来,或者说无法完全跳出来。这是一个过渡时期,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些人过早或者说先人一步跳过了缓慢的发展规律,一些人步伐扎实求稳,这无关乎对与错。那时关于诗歌与诗人的争论也是在这个时期臻至化境。那时的争论非常纯粹,诗人们的争论大都是基于诗歌本身,充满对知识、生活、价值观的辩证,没有具体到个人或者独立的思想。
一个方面是诗歌本身的无定义化。撇开思想(思想的岔路太多,没有辩识的确切意义和价值),只是文本语言的多元化就足以使流派丛生,让诗歌写作群体泾渭分明。所以相互之间的质疑在所难免。
还有一个方面可能更现在更现实,那就是文人相轻。有人言文人相轻的轻,在于傲气(当然也无关对错)。我想也有傲气之外的东西吧。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单一个情字,就足以诞生出自私、偏袒、虚荣......所以近些年看到过大面积的诗歌写作群体之间的“辩论”。
围绕着“诗人是什么”的争论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论点和各自的论据。尤其近些年出现的“口水诗”“梨花体”等引发的“战争”场面颇为壮观,有些甚至冲上头条。地震的余波也不断向周边扩散,边缘化的争论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弗洛伊德说,从本质上讲,人人都是诗人,只有当人类消亡时,诗人才会捐没。我是赞同的。每个人的一生不论平淡如水还是跌宕起伏,都充满温暖或者冷漠的情感,情感是诗的灵魂。不论停下脚步弯腰写下来,还是只有不停地行走,直至永远倒下去,都是一首诗歌在出生和死亡。
相对于区别诗与好诗,我更倾向于大胆地甄别诗人与伟大的诗人(或优秀的诗人)之间的区别。
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根植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深以为然。
就像平凡人和伟大的人之间的不同,在于做出了何种何样的贡献。
不论时下如何轻蔑“诗人”这一称呼,相信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诗歌写作者,对此还是怀着敬畏之心的。
诗人有无病呻吟的,有矫揉造作的,也有故弄玄虚的等等,可以包纳的心看待罢,换句烟火气十足的话说,平凡人各自生活,与你何干,与我何干。
说着说着好像跑题了,没刹住。
看回小鱼的这首作品,也是烟火气十足,譬如诗人仙气十足,不食人间烟火;也有些烟火气之外的思考,譬如餐风饮露,掏出山川河流,昼夜追逐。
推荐给大家阅读。
原文:到沁阳北大寺
作者:武夷闲客
读了这首,有些惭愧,我不知“安拉乎”是什么,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是基督真主的确称。
活了三十二个春秋,到目前为止,我还是个没有明确zongjiao信仰的人,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跟我一样。但信仰我是有的,那就是诗歌。我始终认为诗歌里包纳这对生活最清醒的认知。
通过开头的语句,我大致判断作者也是个没有明确的zongjiao信仰的人——但这不妨碍我谦恭地走进你。
作者笔下有关信仰的社会状态是:曾经受万人摩拜的“安拉乎”之于人们的信仰,竟然抵不过“局长们”身上的领导光环。然而信仰终归是永恒的、最本真的,而那些“局长们”,历经短暂的光芒四射之后,终将归于籍籍无名,被淹没在光阴里。
我想到了近些年zongjiao的“热闹景象”。有人将自己包装成喇嘛活佛,游骗四方,蹦哒人间二十余年才被揭露。关于少林寺的花边,相信也都不陌生。当时看到这些,我曾暗自庆幸过自己没有陷入对任何zongjiao信仰的执着与追逐。
然而,读了这首诗歌,却突然发现曾经的想法有些肤浅。美好的东西终归是美好的,在她修行的路上,可能也会蒙尘,这可能是她本身需要历经的苦难。历经洗礼后,她终将再次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而现世的如我与作者一般的人,可能正处于美好历经苦难的路上,被尘土蒙蔽双眼,所以与她缘分辄浅。
诗中的人则不同,即使他讲安拉乎的蒙尘与领导的现世光芒看得很清晰,然而这却依然不妨碍他向安拉乎放下他的祷告与祝福。因为美好的东西在人心永生,永远不会变色。这可能也是对生活、信仰最本真的认知。
当然,我的解读可能已经与作者本初的思想之安宁有所出入,但这并不妨碍推荐给大家阅读这首作品,如同作者对安拉乎的祝福。
原文:玻璃
作者:以南以安
读了这首诗,有种莫名的情感涌上来。说是感动吧,带着一些悲哀,说是释怀吧,总有东西卡在心里。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每个人都是一个很大的世界,喜怒哀乐贪嗔痴......里面开着各种常见以及不知名的花朵。有的带来快乐,有的带来悲伤,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反复纠缠中度过一生。
作者诗中刻画的,可能是揭示某种抵达后的失望或者无奈,也可能是对生活本身的揭露,我更愿意把她解读为更乐观的一种心态——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第一节的“玻璃”,可以普遍理解为外部世界光鲜亮丽的外边带给作者的某种“错觉”或者追逐的心。世界很好,“窗外的风景”很好,唯独我“落寞”。
平凡如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常看到别人的幸福、安康、富足......再回头看看自己,如此不堪。仿佛上帝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别人,唯独忘记了“我”。于是,羡慕、嫉妒、自卑......
第二节讲“我”经过长久的“努力”,终于拥有了曾经梦想的东西,却突然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原来他们也是在看不见的地方/痛哭流涕,然后/继续欢声笑语。
例言之,仙女曾多么羡慕人间的甜美的爱情,她为自己在天上单调苦闷的神仙日子感到伤心。终于有一天,她私自来到人间,并品尝了爱情的滋味,之后却发现,爱情并不是她所看到的那样甜美,其间也五味杂陈,苦痛交织。
然而,既然来到了人间,虽然爱得辛苦,却也不能言弃,唯有好好生活下去,不枉这一遭折腾。
反过来,地上的人追逐到了天上,也是一样。
俗话说,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相,你想的未必真的是你想要的,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扯得太远,再下去就纯属臆想了,就此打住。
推荐给大家阅读,各扯各的。
原文:最终的陈述
作者:千里万里心里梦里i
我相信安静写诗的人,语言和思想都是极美的。像我自己,描描写写这么多年过去了,杂念太多,总是在外部止步彷徨。我知道自己患了何种的“病”,但预言自己可能已逃离不了这张自己编织的“网”。
讲到这些,还是跟看了这首诗的一些体会有关。
语言的组织是一首诗带给读者最直观的体验。语言美,则诗歌就有了一半的美。至于另一半,个人见解不同。我窃以为当归于思想之美(可以是欢乐或伤悲的,也可以是光明或黑暗的,无论美丑,出自个人,无可厚非,毕竟是在人间,而不是在人)。
我理解的思想之美,一在于内心对外界接触的敏感反应,一在于从自身出发对其他的自发赞美或者执着。
敏感反应回过头还是通过语言来观摩。这首诗是在一种悲伤中发泄和表达诗人自己内心的执着。
面对抵达不了的“目的地”,虽然自己的“马匹”(一种支撑或者动力、希望)已死,但“我”还相信“抵达的真切”。
不得不说绝望中隐藏着难能可贵,这传达给我们的是绝不放弃的思想之美。颇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决然和态度。
换如我,在多年生活打磨下,早已失去了最初的棱角,凡事已不再如此过多“执迷和不甘”,撤退成了必不可少的药物治疗,飞蛾扑火已经成了这一生的传说。
不论这种思想是发自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切,还是“痛苦中刻意露出的笑容”,已经不紧要,有关的是看一个陌生人笔下流淌的望而不得的美好,眼中走出一道风景,心中泛起一道涟漪,已经很满足。
情感充沛,抒发很煽情的一首诗,推荐给大家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