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字家园】芳水公益(已推文收录区)
【芳文小屋】王漫妮,如果你回到乡下后再没有回到上海,我依然喜欢你

【芳文小屋】王漫妮,如果你回到乡下后再没有回到上海,我依然喜欢你

作者: 你樵我渔 | 来源:发表于2020-08-19 22:15 被阅读0次

        当我看到《三十而已》王漫妮的剧情时,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模样,用绿妖的话来形容——“谁曾在年轻时到过一座大城,奋身跃入万千生命热望汇成的热气蒸腾,与生活短兵相接,切肤体验它能给与的所有,仿佛做梦,却格外用力、投入。摸过火,浸过烈酒,孤独里泡过热闹中滚过……”

        相信每一个到过一座大城的有梦之士都不忍割舍曾经在那里付出的青春韶华。在那里,有视野和平台,有曙光和希望,有一起逐梦的同行者。在这条奋斗之路上,你并不孤单,却也经常感受到竞争者的挑衅,而时间,会清楚的将结果呈现在你眼前。有人到了顶峰一览众山小,有人在半山腰仰望企及,有人依然在山底徐徐而行。

        如果剧中的王漫妮选择返回家乡后过着平淡没有起伏的生活,没有波澜的剧情应该不会吊足观众的胃口,导演也不希望剧中的人设在结尾的关键时刻另观众大跌眼镜,为了迎合大众的心理预期,选择了相对圆满的结局来收尾。所以播放到中途,大概能猜测到剧中的王漫妮一定会昂起斗志重返让她留恋的人生战场,这也符合公众媒体良好的导向作用,传播正能量,鼓励积极上进。

        然而电视剧终究只是剧,现实却依然现实。有时我在想,是因为有太多平凡的我们内心不能接纳  自己平凡普通的现状,所以将更多美好的幻想或者自己没有达成的梦想寄托于剧情来麻醉自己,所以成就了王漫妮人设不能崩塌的观众心理预期,以致于导演也不敢得罪观众,只能让王漫妮回上海?那  这是件很滑稽的事情了,本质上观众成为了编剧,然后边看自己的剧本拍出的剧情边拍手叫好,最终的结局是观众(编剧)叫好,导演叫好,王漫妮圆满。好像王漫妮回上海并非她自己的选择,而是观众、编剧、导演帮她做的一个选择。这是黑色幽默吗?

        为什么王漫妮回到乡下后多数观众会失望,会感觉不励志,宁愿希望她回到上海呢?王漫妮没有天赋异禀,上海的发展也并非没有她便停滞不前,她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而已,我们为何不能放过她,包括她自己。回到家乡,与父母与亲人相守,找一个像王自健扮演的张志那样的有为青年结为连理,相夫教子,过安逸平淡的生活,并不丢人。等孩子慢慢长大,给孩子讲述自己年轻时的故事,也可以自豪的说“想当年妈妈也曾到大城市奋斗过”,这是多美好的事情。有遗憾的人生才叫人生,如果王漫妮此时此刻已经在上海混得风生水起,那她的遗憾大概是没有出国走遍世界的角角落落吗?那我只能说人类太贪婪了,欲壑难填。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如何生活的权利,关乎选择,没有对错。我不否认会当凌绝顶所体验到的胜利之喜悦,但也不否认除此之外那些众多生活在山脚下的人们拥有平淡无奇的快乐。子非鱼,安之鱼之乐。同理,底层的辛酸较之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也未必像我们想象的不堪。如同王漫妮遭遇爱情事业双挫折时作出回老家的选择,不见得是不好的选择。我所理解的,这并非失败,也不是逃避,而是一种顺应生活愉悦自己的态度。王漫妮不需要世俗的鸡汤,也不需要接纳他人给她强扣的不励志的帽子,一个普通女子在上海奋斗八年,把所有的青春都奉献给这个让人既爱又恨的没有温度的城市,已经足够励志了,我们没有资格说王漫妮不励志。

        王漫妮,不要生活在众人的期待中,活出自己吧,即便你没有回到上海,我依然喜欢你,并祝你生活快乐。

芳文小屋专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芳文小屋】王漫妮,如果你回到乡下后再没有回到上海,我依然喜欢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zr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