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唱儿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嘀哩哩嘀哩...”,此类的歌词总能给人以美好和希望,仿佛春天来了,幸福就来了,一切烦恼都会消逝到万花丛中。
成年以后,我们不再吟唱儿时的歌曲,我们内心常常响动的是“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成年人的幸福更多的来自于成绩和认可,是打拼之后看到的彩虹。
儿时我们看到雨后的彩虹就幸福感倍增,成年后,我们专注于事业和价值,很容易忽略了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彩虹”。
不言而喻,小时候的幸福是一种易得而又简单的幸福感。那个时候,幸福直接的源于感官。成人的幸福大都脱离了感官,深入到内心,往往是一种经过大脑过滤的幸福。
不同的人过滤幸福的筛眼大小不同,因而,有的人成了乐天派,他们能无处不在的get到旁人察觉不来的幸福,我们常说这种人活到一百岁也像个孩子。典型人物如射雕英雄传里的“老顽童”周伯通,在他眼中,世界到处都是乐趣,时刻都很幸福。身边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也是一件幸事,因为幸福感同样需要带动。
还有一个极端,有些人把筛孔编织的太小,旁人羡煞的幸福,自己感受不到,这类人大都很执拗,以至于只有看到他想要的东西,才觉得幸福,否则周边的一切都是不幸的。
这类人以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为代表,在他心中,只有复兴了大燕国才能得到他的幸福,在此之前,即使有貌若神仙又体贴温柔的未婚妻王语嫣常伴左右,他仍没有幸福感,他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结果”导向的人,物以类聚,他的身边有了同样是目的性超强(称霸武林)的吐蕃国师鸠摩智。身边有慕容复这样的朋友,是需要警醒的,价值观同样具有传染性。
在天龙八部的结局,目的导向的慕容复疯了,跟小孩子过家家游戏之时,他发自内心开心的笑,却不是他最初要追寻的“幸福”。他的一生活在目的之中,无所不用其极,就像一个马拉松跑者,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到达终点,眼中只有前方隐约的终点,忽略了自己正奔跑于风景如画的林荫大道上。
他用毕生的目标感挤压走了常人一切的幸福感,让无尽的目标掩埋了本该幸福快意的人生。
周伯通和慕容复是两个极端,我们都活在中间地带。现代社会人的物质生活压力在下降,精神生活压力在上升。似乎只要放松一下精神,就会被社会淘汰。
理论上,从物质追求的满足转变为精神需求的满足是客观规律,不过,用不断的物质满足换取精神的满足并不是幸福的本源。反而容易因为过度的物质追逐弱化了幸福的人生体验。
且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同样是不容易有底线的。就像巴尔扎克笔下的吝啬鬼葛朗台一样,恨不得死了都要带走自己的财产,对于葛朗台来说,他通向幸福的路只有金钱积累带来的精神满足,没有亲情,没有友情,他活的像一个演员,把幸福的大道变成了狭窄的沟渠。
今天,我们同样面临将幸福的埃菲尔铁塔被过多的欲望腐蚀倒塌的危险。我们疲于奔波,不知疲倦的追求所谓的成功,把欲望的实现和幸福的获得相等同,走进了误区。要知道欲望永远没有尽头,当上了将军还想当元首,当了元首还要统治全世界,统治了世界还想在宇宙里搞点事情,这是一条不归路。
或许大部分人会经历那么一天,或是顿悟,或是临终,才发现幸福就是生活本身,窗外的秋叶飘零,凉风瑟瑟,远山上积雪皑皑,屋内亲人温暖的手,慈祥的面容,都是幸福,幸福从未远离,远离的是我们的心。
生活中,不论我们做什么,归根结底是为了幸福的活着。用放弃一份幸福为代价换取另一份幸福,是需要好好的权衡的,用已有的幸福换取遥不可及的幸福,则是愚蠢的。
我们常说,要活在当下,也是在强调要珍惜已经拥有的幸福,比如家庭给予我们无尽的幸福,孩子的天真烂漫,夫妻的相濡以沫都是幸福的源泉;朋友可以给予我们无尽的幸福,与朋友的知心交流,朋友的无私奉献同样是一种幸福;甚至周边的陌生人都可以给我们彼此带来幸福感,跌倒的时候扶别人一把,上车的时候给需要的人让一个座,都可以带来彼此的幸福。
生活即当下,当下即幸福,我们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和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将幸福放大。
很多人习惯于本末倒置,他们不是好的生活体验者。不懂得享受已有的幸福生活,而是盲目的追求虚无缥缈的幸福感,他们可以不顾家庭,不顾情谊,更视陌生人如无物。仿佛只要有一天得到了世俗的成功,只要地位高高在上,那就是幸福的终点,这是多么天真的想法,王子的幸福和贫儿的幸福是不会有质量上的差别的,因为幸福无法量化。
一言以蔽之,不要因为追逐而忘了生活本身,人生就像奔跑,不是为了追风,而是为了幸福。放掉过多的欲望,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吧,即使每天见到日月轮转也会感到幸福。
把握好已有的生活,不要追到了“结果”,却输掉了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