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散文哲思
细言微声:有心为善,虽善不赏

细言微声:有心为善,虽善不赏

作者: 王少明wsm | 来源:发表于2019-12-16 16:41 被阅读0次

文/王少明

在《雍正王朝》的第一部《九王夺嫡》中,雍正在对待下属上,有一条用人准则,“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雍正也一直在践行着他所说过的话,像是李卫经常犯错误,但是很少受到雍正的惩罚,因为雍正觉得这是无心之过,不是有意而为之。而当雍正还是雍亲王时,他的管家背着雍正在外面买了房子,并找了个相好的,经常的厮混在一起。雍正知道后对于这样的有心之过是如何处理的呢,将这位自己的亲信管家埋在雪地里冻死了。

这两句话就是雍正人生信条,“有心为善,虽善不赏”,这个是问题不大,和传统的观点也是相契合的。

而“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句话,应该说是有问题的,对于“恶”来说,这样的结果已经出现,至于造成这样结果的出现,“有心”还是“无心”只是主观条件而已,正如同界定犯罪一样,有预谋的犯罪,在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下,可以定性为故意犯罪;对于无意的犯罪,造成了客观上犯罪的结果,也是过失犯罪。

只能在定性和量刑有所不同,不会因为是“无心”的就不会受到惩罚。况且“有心”和“无心”的界定也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对于像雍正这样人人称之为刻薄的皇帝。

当然了在古代的一切生杀大权,几乎全在皇帝一人的手中,即使那些进谏的监察御史甚或是大臣只能冒死影响皇帝的判断,却很难改变皇帝的成命。

乾隆皇帝的皇后富察氏在济南的舟中逝世后,乾隆皇帝沉溺在悲痛当中,一向温文尔雅的皇帝的性情大变,变得暴躁易怒,在皇后的谥号这件事上,就曾处死过很多大臣。

因皇后葬礼事宜翻译上的错误,将刑部尚书阿克敦革职问罪,后又处死了几名相当于今天省级要员的官吏,还有其它因此事牵连的人或处死、或流放、或革职。乾隆皇帝的执政风格也为之大变,严苛了起来。

从这件事情来看,这些都是无心之过,却都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处罚。

即使是在雍正时期,对于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情来说,“无心”的恶可以降低惩罚的程度,但是惩罚应该还是有的,况且如何界定“有心”和“无心”,以及如何界定“恶”的程度是一个问题。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有心为善,也可适当的赏,就像在今天的社会,有的人高调做慈善,难道就不应该奖赏吗,当然不是,只要是有善这样外化的行为,就是值得奖赏的;无心为恶,只要是出现了恶结果,就一定要有所惩罚的,那些交通肇事等过失犯罪都是无心的,但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这句话是古人的一种用人或是拉拢人心的策略,放在今天的法治社会就要辩证的来看了。

(2019.02)

相关文章

  • 细言微声:有心为善,虽善不赏

    文/王少明 在《雍正王朝》的第一部《九王夺嫡》中,雍正在对待下属上,有一条用人准则,“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

  • 2020-01-23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考城隍》

  • 当一些事缠上了功利,就变味了!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聊斋志异》 开...

  • 琅琊令之顶天立地|巡夜判官

    ……公文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诸神传赞不已。…… —...

  • 聊斋志异—考城隍

    "一人二人,有心无心。"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 10:55

    全世界都忙着赶路,忙着快速苍老,一不小心就丢失了善良。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

  •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

    今天读到了托尔斯泰的一段话:如果善有原因,它不再是善;如果善有结果,那也不能是善。善是超越因果关系的东西。 ...

  • 人多我弃

    * 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弃。(《菜根谭》) *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菜根谭》) * 地之...

  • 2019-03-29

    蛾扑火 火焦蛾 莫谓祸生无本 果种花 花结果 须知福至有因 有心为善 虽善不赏 无心为恶 虽恶不罚

  • 蒲松龄:有心为善,虽善不赏

    人生酸甜苦辣,书中自有滋味——感谢关注“四味书” 《聊斋志异》里面有一则故事——《丁前溪》。 丁前溪,山东诸城县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细言微声:有心为善,虽善不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yd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