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岁的孩子,也许是令家长最头大的成长阶段,生活的幸福感会因为判逆期的儿女荡然无存。
爱孩子不容置疑是人类的本能与天性,但如何爱,却存在大问题。
表面上最累的一类家长基本属于包揽控制型的,事无巨细,关怀备至,孩子哪方面不按自己安排的来就天塌了一样,唠叨费神拼力阻止更正,直到把孩子斗败为止。
父母辛苦,为了替孩子扫清成长路上的一切障碍,唯愿自家孩子不痛不痒,一帆风顺地长大。
没吃好,父母心疼,冻着了累着了,父母心疼,嗑着了碰着了,父母疼的生不如死,夜不能寐。
这样辛苦造成的后果,给孩子带来怎样的生命体验,咱们是否思考过?
送孩子上下学,送孩子去各种辅导班,其实家长比孩子在精神上更紧张,形容象战斗一样一点都不为过,早了晚了堵不堵车到哪停车,是等到孩子下课还是回家再跑一趟,安排不好哪个环节出一点差错都不行,而换来的孩子的各种抱怨并不少见。父母心里比窦娥还冤,但也仍会自责。
经常也抱怨孩子懒,就知道享受,而从不体谅父母,由爱生恨,怨念丛生,美好生活感受无影无踪。
可人本是生来俱足,人性本来完美。
可孩子为什么不能体贴下咱们?
其实看到这里相信大多数父母已经明白了,一切皆因我们的太多付出。
不放心,所以不放手,我们用爱缚住了孩子的手脚,担心让他们自由成长会带来的伤害甚至灾难。
十几岁的孩子,是人一生所有阶段中身心成长最快的,个头猛窜,心灵也急速扩张,他们最急需的是探索体验这个世界,从而掌握自己掌控自我命运的能力,想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的个体,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几乎不可能。
做到放手并不容易,父母首要做到放松自己,相信孩子,从内心体验孩子的体验,体验孩子会必然经历的挫折,及经历挫折之后的可贵的成就感。
经历挫折之后的成就感,最重要。
因为这是成长必须。
我们要做的,是看着他们摔倒了,看着他们爬起来,拍拍灰尘,与他们一起笑,虽然疼在内心。
我们需要的是幸福地被孩子打败,因为他们每天都在拼命学习,而我们需要强大的学习力,也许才能勉强跟上他们。
这是真爱,是大爱,因为孩子只是因我们而来,而并不是为我们而来,孩子终归属于社会,而并不属于我们个人。虽然我们很舍不得,很难放手。
看着他们每天都在长高,每天都在学会新的知识与技能,其实,我们该想到的,是越来越近的分离,我们与他们朝夕相伴的日子已屈指可数,爱他们都需只争朝夕,还有间抱怨、焦虑、烦恼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