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有一年轻人夜访禅师,说:“我放不下一些事和一些人。” 禅师答:“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他说:“可我就偏放不下。”
禅师让他拿着一个茶杯,然后就往里面倒热水,直到水溢出。年轻人被烫到马上松开了手。禅师说:“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对每个人来说,生命都是短暂且唯一的,来也空空,去也空空,而人生百年,不过是教人如何取舍。当我们决定放下时,唯一会失去的,只有以前放不下的烦恼。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想要一生福气相随,安然的度越此生,就必然要修得一颗清净之心。而在人生中,就有这两天处世原则,一旦领悟,让烦恼不起,福报不请自来。
一、纵欲者,众恶之本;寡欲者,众善之基。
释义: 放纵自己内心的欲望,沉迷于声色享乐,是世间罪恶产生的根本。而无欲无求或者欲求少,才是世间善念的基础。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当一个人内心欲求少时,会更易得到满足与自在安乐。但很多人喜欢贪名逐利,沉迷于声色享乐,却不知乐是苦因。过于的放纵内心的欲望,最后多是既伤身又败德。
《为道章》:“欲者,凶害之根。”而对于内心的欲求,唯色欲最难断。《寿康宝鉴》云:“手淫者贫贱一生,一事无成。而邪淫者削减福报,有福削福,无福削寿,寿尽则死。”如今网络更迭迅猛,但也致使很多青年犯下手淫病,以其为乐却不知其害,伤身殒命,实在让人痛心。
《四十二章经》云:“离欲清净,是最为胜。”大丈夫处世即便不求闻达于天下,也须无愧于本心,一个人不管事业有没有大成就,但为人能够做到正心诚意、内心清净,这就是成功的人生。
二、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释义: 那些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总是以谦恭好礼、守法合矩的态度自处。而那些骄傲自夸、独断专行的行事态度,只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和不测。
王阳明《传习录》:“人生大病一场,只是一‘傲’字。”真正有智慧的君子,会格外注重在谦逊中培福,而对于自傲招祸的事情,一定是敬而远之。
一个骄傲自满的人,在事业中,或许能得到一时的艳羡,但也极易招致别人的记恨和不满,甚至日后会遭人暗中使绊,在无形中反而给自己树立了障碍。
从古及今,傲慢狂妄的人也是最难有所善终的。三国时期,曹操部下的谋士杨修自视甚高,多次卖弄才能,挑战曹操的底线,杨修虽谋略百出,但却过于自傲而不知收敛,最后惹得曹操忍无可忍,以鸡肋之事赐死杨修。
俗语云:“满招损,谦受益。”在《易经》八八六十四卦中,唯独“谦卦”是下三爻皆吉,上三爻皆利的卦。就谦卦彖辞而言,天地鬼神都讨厌妄自尊大者,而喜欢卑以自牧的君子。为人处世,应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切不可自欺,切不可自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