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要讨论,之前看过的5本书。我第一本看的是《童年的秘密》,之后分别是《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游戏力》,《正面管教》,《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
觉得自己的选书顺序还比较正确,《童年的秘密》揭示了儿童的心理,儿童天生自然,从很多深层次的理论来分析了儿童的行为。然后《育儿基本》和《游戏力》还有《正面管教》以及《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里面,都有很多举例,而这些例子都可以来论证《童年的秘密》中的观点。
比如《童年的秘密》中,有这样一些描写成人对儿童的阻碍的内容:
例子1: 爱的冲突
一个缺乏文化教养的妇女,可能会对他的小孩儿大声喊叫和打骂,并把他从家里赶到街上,以便儿童不打扰他,但过后,她又会亲密地抚摸他和热情地吻他,以表明她是多么体贴,并爱着小孩儿的。社会上层家庭的母亲可能直接把孩子交给保姆,仔细叮嘱一番,而保姆从主人那里获得的暗示就是“让这个‘讨厌的’孩子离自己稍远一点,只要别让他打扰到自己,主人就会容忍一切。”
显然这和《正面管教》里面“和善而坚定”的培养方法冲突。从“父母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来说,就是种下了不好的种子。
《育儿基本》里面又说,我们应该要尊重孩子,让孩子有独立的意识并发展各种自主能力。
《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里面,谈到“情绪脑”。父母的言行不一致,随意改变,会让孩子陷入对情绪的迷惑中。
例子2: 手与脑
开始走路和开始说话标志着儿童的正常发展。行走是动物共有的特点,但是语言是人的专门特征,手的运动是与人的智慧最紧密相关的动作,它为人类的智慧服务。
儿童最初的心理结构,是通过看和听的来学习,儿童从周围人的活动中受到启示,通过“模仿”,学习行为和语言。这又不同于“鹦鹉学舌”。因为儿童具有一种智慧的性质,他们的认识总是先于活动,他们的心理生活总是支配着活动。他的自我意识、内在精神和他的表达器官组织和协调起来,他开始行动,通过自身的运动和手的活动发展自我。
但是, 大多数的成人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智慧的发展,他们害怕那些小手伸出去拿一些本身实际上毫无价值和不重要的东西,他千方百计想把这些东西隐藏起来,不让儿童拿到,比如家里的贵重物品和易碎品。这种潜意识里潜藏着成人的一种焦虑,成人筑起防线,甚至请求他人的帮助,仿佛正在跟一种侵犯他的财产和安宁的神秘力量做斗争。
《童年的秘密》里面的这段话,又和《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里面的“运动脑”相呼应。而且运动也有助于智力的发展。
《游戏力》里面,就是通过各种游戏,身体运动来梳理孩子的情绪,发展孩子的能力。
小结:
连续读了5本育儿书之后的感受,总结起来,就是人的行为,都是通过精神外化为身体的各种表现。而儿童天生就有心理活动,独立的精神世界。
要帮助孩子更好的发展,首先必须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相待。给孩子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孩子交流时,放弃成人的傲慢,克制成人随意的愤怒,用耐心和爱帮助孩子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