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第三十章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第三十章

作者: 梧桐雨_72fd | 来源:发表于2020-08-17 22:39 被阅读0次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1、“道”为万物之始,无具体形态,若有若无,却蕴含生发万物的机能,也有万物的形象,人类用感官无法感知它的存在。落实到人生层面“道”表现为无知无欲,无偏无爱,无区无别。

            2、“德”为万物显现后的状态,有具体形态。主要表现为不追名逐利,不刻意去区分人群,和所有人都能和谐相处,不宣扬是非善恶和高低贵贱等观念,而是保持一种纯洁素朴的自然状态。

            3、道的原动力就是支撑宇宙万物生长和运动的自然规律,这种规律来源于自然,是天地万物的本然面目。

            4、自古到今,它亘古不变,永世长存,如“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通过它能就观察出宇宙本始和人类社会的兴衰,甚至个人的修养和荣辱都不能离开它,它万古长青。

            5、从“道”中可获“德”,从“道”而行的人自然会视名利如粪土,不被任何欲望驱使和奴役,这样人与人之间就再也没有争斗,天下自然和平安宁,背“道”而驰的人同样也会获“德”,其具体表现就是终日为权力,金钱和名望所驱使,无休无止地从他人或社会手中争名夺利,于是为权力而兄弟相残,为金钱而不择手段,社会中充满了各种形式的争斗。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1、“曲”,“枉”,“洼”,“敝”,“少”相对于“全”,“直”,“盈”,“新”,“多”来说的,前者令人厌恶,后者需要争夺。因为后者可以为人类提供他们想要的一切功名利禄,老子把前者比喻为“无”,把后者比喻为“有”,人类放弃“无”而追求“有”,岂不知“无”才是“道”的根本,而“有”仅仅是它的体现,这就叫舍本而求末,“无”是无为,顺其自然。

            2、有“道”之君,知道知强守弱,“强”就是政教礼乐和严刑峻法等限制和约束民众的手段,就是与民众争高的行为,用苛捐杂税来盘剥和压榨民众就是与民众争利的行为,战争就是与他国争地的行为,而所有的争斗都是争强好胜的结果。

            有“道”之君,因为他不贪权,所以不去破坏和改变民众的自然天性,不用严刑峻法来强迫和奴役民众,又因为他不贪财,所以他就不会用重税来压榨民众,再因为他从不说教,所以民众就会回到无知无欲的状态,这就是无为,引申到政治层面就叫无为而治,当民众的生活不再受到干扰和破坏的时候,当民众回到自然状态的时候,人与人之间或者国家与个人之间就不会再有纷争,天下也就此和平安宁,这就是无为的结果无不为。

            3、“自见”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生怕别人看不见,这是与他人争名,“自是”就是自以为是,生怕别人说自己没有主见,这是与他人争是非,“自伐”就是为自我夸耀,以显示自己的功劳,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与他人争功,“自矜”是为显示自我高大,这是与他人争能,生怕别人小看了他,这些在老子看来都是自我逞强的有为之举,他在这些词前面加上否定词“不”,仍然是要提倡他的无为。

          4、“自见”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生怕别人看不见,这是与他人争名,“自是”就是自以为是,生怕别人说自己没有主见,这是与他人争是非,“自伐”就是为自我夸耀,以显示自己的功劳,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与他人争功,“自矜”是为显示自我高大,这是与他人争能,生怕别人小看了他,这些在老子看来都是自我逞强的有为之举,他在这些词前面加上否定词“不”,仍然是要提倡他的无为。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1、“道”为万物之始,无具体形态,却蕴含生发万物的能量,也赋有万物的形象。主要表现为无知无欲,无偏无爱,无区无别。

        2、“德”为万物显现后的状态,有具体形态,主要表现为不追名逐利,不宣扬是非善恶和高低贵贱等观念,而是保持一种纯洁素朴的自然状态。

        3、自古到今,道亘古不变,永世长存,如“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通过它能就观察出宇宙本始和社会兴衰,个人修养等。

        4、从“道”中可获“德”,从“道”而行的人不被过高的欲望驱使和奴役,人与人之间没有争斗,天下自然和平安宁。背“道”而驰的人终日为权力,金钱和名望所驱使,无休无止地从自然、他人或社会手中争名夺利。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1、“曲”,“枉”,“洼”,“敝”,“少”相对于“全”,“直”,“盈”,“新”,“多”来说的,前者令人厌恶,后者需要争夺。因为后者可以为人类提供他们想要的一切功名利禄,人类放弃“无”而追求“有”,其实就是舍本而求末。

        2、有“道”之君,知强守弱。因为“强”不可取,用礼法约束民众是争高的行为,用苛税盘剥民众是争利的行为,用战争侵犯民众是争地的行为,这些争斗都是争强好胜,天下纷争,民众疾苦。

        有“道”之君,更注重守弱。不贪权,不用刑法奴役民众。不贪财,不用重税压榨民众,不说教,民众无知无欲。有“道”之君无为而治,人与人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没有纷争,天下和平安宁,这就是无为则无不为,则无不治。

        3、“自见”是与他人争名,“自是”是与他人争是非,“自伐”是与他人争功,“矜”是与他人争能,老子认为这些都是自我逞强的有为之举,这些词前面加上否定词“不”,提倡的是无为,与人不争。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1、“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狂风暴雨难持久,来得猛烈,持续得短暂。君王施暴政是逆道而行,声势浩大,胡作非为,远离了老子的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远离了宇宙“虚”、“静”之根本,远离了自然之道,只能是“失者同于失,同于失者,道亦失之”。我们做事情时,有时性急,巴不得一蹴而就,结果用力过猛,力难持久,“爆发力”太过,“耐力”不足,兼顾两者难之加难,做事把握“轻重缓急”,才能做到“我自然”。

            2、“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得道、得德、得失要与大道相一致,合于道的要乐于得到,不合于道的要乐于抛弃,乐于得必乐于失。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1、当你心里有所盼望、有所期盼的时候,你的心思就会不稳定了;当你想快速前进而不能脚踏实地的时候,是没办法长远的。

            2、如果自以为有见识,自以为正确,自以为有功劳,自以为大,无法真正做到顺道而行,而是在小我中为人处事。顺道而行的话,需要舍弃自见、自是、自伐、自大,拓宽眼界,探究可能,持续成长,这样才能突破自我束缚,不能凭自我认知做抉择。

            3、保持虚心,守好静土,承认自身的局限,又不要自我设限,需在行动中不断调整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倾听本心的指引,关键要顺道而行,个人的精神和财富才有不断增长的可能性,公司的规模和利润才可能不断生长,国家的整体经济和文化才有不断生长的可能。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1、“道”无声无形,先天地而存在,循环运行不息,是产生天地万物之“母”。对于“道”人们虽然用肉眼看不到它的形象状,也听不到它的声音,这并不代表它不存在,“道”就在我们身边,也许是一个物质,也许一种精神,遍及整个宇宙,它影响制约着我们的行为。

            2、“道”无量无边,延伸四面八方至无极,始终循环往复。“道”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止,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始终会回归本源。

            3、“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而人居其一。”道与天比,道大,天与地比,天大,地与人比,地大,四大中道居第一,人居最末。所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所做的一切就是把人的大融合到道的大中去,人只不过是天地中一个物,一个渺小到不能再渺小的一个物。

            4、人强自作大,是指人心之大,人有一种凌驾于其它物种优越感。老子之所以说人亦大,是想把人渡到效法自然上,引导人心向天道,寻求人生的自然之道。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1、继第二章美丑、善恶、有无、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相对存在;第十三章庞辱若惊或不惊;第二十六章动静、重轻的论述,这些是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反映。他揭示出事物存在是互相依存的不是孤立的,矛盾是普遍存在于事物及事物发展过程之中。

            2、重轻关系中,重是根本,轻是其次,只注重轻而忽略重,则会失去根本;在动与静的关系中,静是根本,动是其次,只重视动则会失去根本。老子所讲的辩证法是为其政治观点服务的,他的矛头指向是“万乘之主”,即大国的国王,认为他们奢侈轻淫,纵欲自残,即用轻率的举动来治理天下,种轻躁的作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立身行事,草率盲动,一无效准。在老子看来,一国的统治者,应当静、重,而不应轻、躁,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治理自己的国家。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1、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人一物,应当善用人、物之长,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老子认为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无用之人,无用之物。人生在世,要学会用欣赏的态度看待人事,更要用发掘的眼光去成全世间的美好。

            2、事成于慎败于纵。顺境中要节制,在逆境中要谨慎。一个人平时要多多自我检视,只有这样才可不断的完善自己,使自己可以免于灾祸,得到幸福。

            3、所说的“五善”,第一种是善行。善于掩藏自我行迹,不留任何不利迹象以达到行动目的。第二种是善言。善言者说话时能说到点子上且不被人抓住把柄。第三种是善数。用心默识事物发展变化、默算的处世态度,体现了老子无为的处世哲学。第四种是善闭。不利用锁和闩的,也不是自我封闭不求更新,而是避免同类残害而采取的一种手段。第五种是善结。不用绳索就能把人牢固地捆绑起来,对事物具有掌控能力。

            4、“弃人”指的是因毫无用处而被抛弃的人。“弃物”指的是因毫无价值而被摒弃的事物。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天下的善人与不善之人,善物与不善之物,都是有用处的。这就要求在圣人的智慧和理性的照耀与揭示之下,使人和物的善的本性展露出来。

            5、“辙”是车辙,“迹”是痕迹,上一章说“终日行不离辎重”。“瑕”是瑕疵,“谪”是言语是非。“数”既指计数又代表总结万物发展的规律,“筹策”是指算卦的筹码竹签和算数的算盘等工具。“关楗”是关闭大门的部件,横插的叫“关”,竖插的叫“楗”。“结”是绳子打结。

            大道无为而治,所以不会留下车辙痕迹,是为“善行无辙迹”。大道不言而教,所以不会留下话把,招惹口舌是非,是为“善言无瑕谪”。大道有自己的运转规律,即使不用筹策和计数工具,也能心中有数,是为“善数不用筹策”。大道清静自守,外界的一切都打不开它的门,是为“无关楗而不可开”。大道与万物结缘,紧紧绑缚在一起,即使不打死结,别人也解不开,是为“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5、袭”是沿袭传承之义,“袭”从“龙”从“衣”,“龙”泛指蛇虫之类的爬行动物,它们都有蜕皮的习性,引申为不仅继承前人衣钵还能旧貌换颜。“明”是道之光明,照亮万物和众生。道有“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这五善,所以圣人继承了道之善,延续了道之明,挽救世人故无弃人,拯救万物故无弃物。

            6、“师”是老师榜样,“资”是借鉴反面教材。常人从自我自私的角度出发,非要将万物众生分出高低贵贱善恶美丑,把善人当成不善人的老师,是为“善人者,不善人之师”。把不善之人作为善人的反面教材,是为“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这样就建立起了所谓的道德标准框架,进而崇尚圣贤有为而治,逐渐偏离大道。“贵”是看重崇尚,“爱”是珍惜爱惜,“智”是聪明智慧,有别于“知”的大智慧。“迷”是迷惑糊涂,“要”是重要要点,“妙”是奥深玄妙。圣人以道莅天下,既不好为人师也不低看他人。而常人却贵其师爱其资,看似充满智慧非常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故称“虽智大迷”。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1、“道”抱一为天下式,返璞归真。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这些人的心灵品质淳朴自然,与道一致。老子提倡守雌、守黑、守辱,并不是要人们自居失败,而是希望人们谦恭处下、与“道”合一,从而抵达“无为无不为”的境界。雄雌白黑是指生物界两性不同,颜色各异,表象不同,却本质一致,即性别与颜色。木兰辞中有“安能辨我是雄雌”。

          2、事物本身彼此对立,相辅相成,知彼知彼,全面深入了解,才能无所遗漏。有利之时想到害处,即居安思危;有灾难过后有幸福之事,即悲极乐来。如阳刚与阴柔,阴阳两极,刚柔两性,发现、解决问题要辨证全面。

            3、老子用“朴散则为器”的比喻,写未经雕琢的木为“朴”,经雕琢后可以成为有用的器具,喻指那些朴实无华的人,经过培养,会成为难得的人才,圣人善用他们会成为国家的栋梁。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1、中庸之道,力戒极端。想要到达某个领域的最中心最高位,是不能够通过强求来获得,强求与顺道是种鲜明的对比。强求来自小我的执着,顺道是来自整体的指引,持续的顺道才能最好的前行。

            2、去甚,去奢,去泰,做人行事顺其自然,循常态,忌异端。甚,很、超过、进一层,有不断要求的意思。去甚,不可为过多欲望驱使而为。奢,过分,过度,过犹不及。去奢,是要把握度,过度了有不好的影响。泰,说文解字有“滑”的意思,引申为宽裕、平安、美好诸解。论语有“泰而不骄”。去泰,不要盼望做事一帆风顺。

    《道德经》第三十章

            1、慎用武力。老子不主张用武力强取天下,春秋时期无义战,军事武力只是为了达到目标,还是万不得己的行为。强大的武力只是一种威慑而不是一种强取豪夺的手段,更不能拿来治理天下,以暴易暴只会适得其反,出师无道,必取灭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不变的道理,那些不遵循天道行事的人,就算获得一时的成功,最后也会一败涂地。国与国之间如此,人与人之间也不宜用武力处理予盾或问题。

            2、道者不兵。外在强壮不如内在强大。恃强凌弱不可取,和平才是发展主旋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二十一章——第三十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mc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