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40年是个人生的分水岭,前40年,我们立定志向,练的是“童子功”,积累的是核心竞争力,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竞争的底色之上的,那么,往后余生的40年,底色也不会改变,立定了志向,这里就加入了时间,时间不会带来任何改变,因为它是虚幻的,它是脱离事实的,而我们面对虚幻,向着未来追求某种虚幻结果,这样我们就被困在把世界二分并矛盾重重的时间里,面对虚幻追逐虚幻,最终得到的亦是虚幻,而面对竞争,我们即是竞争,而竞争本身即是具备局限性的,即与谁争?,不论与谁争,局限即是局限,在局限里是无法感知完整的事实本身的,而拥有冲突的大脑亦是无法感知事实本身的,那么如何呢?前40年,我们学习的也只是某种语言,某种表达这个世界的方式,仅此而已,把理念,思想,概念,方法论,观点,立场等等,这些全都抛弃掉,还给大脑以“自由”,而唯有彻底“自由”的大脑,自由之身心,方能得到彻底的平静,方能完整的感知事物,而这个完整的感知不是局限的,而是无限的,所以,忘掉竞争,忘掉为创新而创新,即是一切新的开始,而新的开始不是拿起了什么而是放下了什么,人生是有限的,是真的么?为什么人生是有限的?这里的局限是什么?我们又被什么而局限了呢?志向,我们深深念念的某种结果,是它把我们困在虚幻的时间里,因而体验到了生命的有限,而恐惧与死亡同样是时间的产物,所以,消除恐惧,穿越死亡,超脱时间虚幻的局限,看到永恒,全然专注当下,即生爱与慈悲,而这个世界是有一种没有矛盾冲突,没有刻骨努力的生活方式的,所以,往后余生,以自由之心,看到永恒,感知爱与慈悲,感知美好,表达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