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散记之(三)

作者: 望穿一池秋水 | 来源:发表于2019-10-15 18:23 被阅读0次

              (5)三坊七巷历沧桑

南行散记之(三)

        得知我来闽,在省会福州工作的另一位发小海风便一日几个电话的邀约我和锋子过去玩一天。盛情难却,在锋子九点下班之后,我俩驱车直奔福州。

        沿沈海高速急速前进,越过跨海大桥,万千霓红的福州已在眼前显露出它多彩的一角。来不及静赏这座城市撩人的夜色,它便飞速的从眼前掠过。

        夜晚十点四十左右,我们已在福州万达广场和前来迎接的海风老弟聚在了一起。发小相聚,分外热情,更何况是在一千多公里外的异乡呢!

        走在福州的街头,我们从小长大的三兄弟用故乡话热情的寒暄着,仿佛已然忘了这里是异乡了。发小带着我们到一酒店坐下,点了几道和故乡口味相仿的菜式,我们边喝边聊。我们各自为了生活,天各一方的外在外求生存、谋发展,难得在一起相聚,便兴致十足。一杯接一杯的啤酒下肚,好似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但总哽在喉头。俱都六七分酒意时,夜已深,但福州夜景正好。随意在街头遛达,微风吹过,酒气似已弱了几分。

        找好宾馆躺下,已是凌晨三点半光景。我们仨身一着床,就呼呼的进入了梦乡。

        一觉醒来,已是上午九点。我们三兄弟商量着出去逛逛,海风在此呆了俩月,对福州相对熟悉,提议去“三坊七巷”转转,我和锋子欣然同意。

        福州,别名“榕城”,果是名副其实,街道上随处是百年之久的大榕树。锋子按导航驾车向目的地进发,我则在百度上搜索起三坊七巷的历史根源。通过百度得知,三坊七巷是由“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三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七巷和中轴南后街所组成。它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福州老城区经历建国后拆迁建设后仅存下来的一部分。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 三坊七巷起自于晋朝,在唐朝和五代时完善。它在初建时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在明清达到鼎盛。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有270座,有159处被列入国家保护建筑。如此悠久的历史,如此丰富的人文,让我顿时对它心驰神往起来。

        在福州市区转过一条又一条的街道,半个小时之后,我们踏在了“三坊七巷”的景区大地上。干净明亮的街道,古朴厚重的建筑,高大茂盛的榕树,在此汇聚成一方有着浓烈历史气息和人文气息的福地。

        南后街,是三坊七的中轴街道,它的东侧有七巷,西侧有三坊。长长的街道人流如织,翻建的阁楼古色古香,现代商业在此蓬勃发展。我们哥仨漫步在街头,看见不少现代雕塑立于其上,不少游人在此合影留念,我们也自拍了两张。随后信步走进一古老的街头,但见一匾额立于头顶,仰头观望,金黄的“衣锦坊”三字书于其上。沿青石板铺就的道路徐徐而行,保存完好的古朴宅院一一呈现在眼中。坊中16号为清嘉庆进士郑鹏程居宅,其中的水榭戏台最具特色。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只是站在门口观望其大致,未能一探明细,稍显遗憾。这里大部分宅子依旧保持原貌,有些是传承数百年的民居,上有“私人住宅,谢绝参观”字样;有的是名人故居,被打造成了观光盛地;有的被书画文艺所占领,一入其中,便被其浓郁的文化气息所吸引;有的宅院则是美食飘香,坐于古宅,品今日闽菜传承之美味,恍惚千年的时光一扫而过。

        出了这条坊,走入那条巷。近乎相同的建筑布局,却是完全不同的感观盛宴。目不暇接的福州特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走出安民巷口和南后街相交的一处铺面,那里悬挂或摆放着的各色油纸花伞,深深地吸引了我。颜丽的色彩、优美的诗句、精巧的绘画,无一不让我为之倾心。立于花伞之前,脑海中忽然冒出一个怪诞的想法:在前世或再往前几世,我定是个南国温婉的小家碧玉吧。要不在今世,我为何如此钟爱这油纸花伞,为何喜欢花花草草?只叹今生已为须眉,撑把油纸花伞在街头惹人怡笑大方,这种想法只能在心头转悠,然后轻轻放下。

        离开那处铺面不远,我忍不住回头,又望一望那五彩斑斓的油纸花伞,方留恋处喟然长叹,决然作别。

        进入宫巷深处,清末重臣沈葆桢故居呈现在眼前。信步进入,这座古宅被保护的很好。里面有着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等等名人的生平简介,从清末到近代,他们各自在自己所在的时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推动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怀着无比敬重之心,在此逗留良久。回望那风雨飘摇之乱世,为林则徐先生“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自长”而欢欣鼓舞;为沈葆桢先生继续推动洋务运动,以“富国强兵”为己任的中国“船政之父”而点赞;为林觉民先生为推翻封建社会而英勇就义,成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而泪沾衣襟。

        重入南后街已是正午时分,其它一坊三巷和冰心故居未及观摩,便要匆匆离去,心中略感遗憾。虽匆匆而来,但三坊七巷的崇文传统对我造成很大的震撼。三坊七巷造就了民国时期的冰心,近代的才子郁达夫、才女林徽因,当代台湾女作家华严,以及在南后街头油纸伞下仰望的现世女子,他们俱在近代声名远播。如此种种,此地焉能不成知名之旅游盛地。

        美丽的三坊七巷,这里浓缩了福州的历史、人文、饮食等传统文化。行走在青石板道路上,内心久久不能平复。秋风微来榕叶动,数百年的榕树根深叶茂,历经唐、宋、元、明、清传承至今的故居,一同守护这一方土地的生灵,见证变迁的岁月。历尽沧桑,荣耀归来。这一方传承,必将长久、悠长的流传于后世,闪耀着灿灿之光!

        吃过午饭后,和发小海风作别。聚时虽短,但兄弟情深,互相鼓励好好发展,相约在故乡再聚。

        我和锋子驾车离开时,海风目送着我们离开,他的身影在福州的街头略显孤寂,我们亦各自心头有些戚戚然。但我们上午游历三坊七巷的情景各安心头,这一次离别,谁敢说不是为以后的故乡长久相聚做更好的铺垫呢?!

        福州,再见!

        三坊七巷,再见!

        海风老弟,再见!

南行散记之(三) 南行散记之(三) 南行散记之(三) 南行散记之(三) 南行散记之(三) 南行散记之(三) 南行散记之(三) 南行散记之(三) 南行散记之(三) 南行散记之(三) 南行散记之(三) 南行散记之(三)
南行散记之(三)

相关文章

  • 南行散记之(三)

    (5)三坊七巷历沧桑 得知我来闽,在省会福州工作的另一位发小海风便一日几个电话的邀约我和锋子...

  • 南行散记之四

    (6)海峡两岸妈祖情 妈祖,在全世界约有二亿的信众,更有两千多座妈祖庙(宫)分布在全球。而...

  • 南行散记

    喜欢拿着相机的感觉,虽然拍照的技术很差。喜欢从取景框里看东西的感觉,虽然剪裁出的画面很普通。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

  • 南行散记

    那次南行的目的地是至今到过的最远的地方。事有不巧,清早一出家门,老天就淅淅沥沥掉雨点儿,上了高速刚出河北地界简直就...

  • 南行散记

    (1)十莆两地一日至 国庆假期,适逢待业在家,又因友人的热情邀约,便准备去福建莆田游玩并...

  • 南行散记

    文/照/高放 大人工作难得闲遐,孩子们上学更没有时间,选择寒假期间去老挝,去异国他乡欲想过一个暖和、休闲的春节大年...

  • 南行散记

    山塘街往东,不远就是泰伯庙。七月的天下,黑门洞开,泛着智者掘进的光;三千多年的退避、断舍、恩怨,只需三千块...

  • 【南行散记】别离

    当12306弹窗显示“购票成功”的那一刻,内心有些黯淡:经过短暂的团聚,马上要与儿子分别了。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儿...

  • 【南行散记】出发

    “再过两个多月,放了暑假我们就去看你!” 儿子转身离开的那一刻,我大声说。说给他,也是说给自己。我感觉,一股热浪从...

  • 南行散记之一

    (1)十莆两地一日至 国庆假期,适逢待业在家,又因友人的热情邀约,便准备去福建莆田游玩并学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行散记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te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