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闷热,鼹鼠决定出门走走。老实说,他跟河鼠的生活不说令人厌烦,至少让他焦躁。可是这种先发发也会使他内疚。
难道河鼠不是他的朋友,帮助他从无趣的老宅子走出来,介绍他认识一群欢乐的小伙伴?
他们是多好的朋友,又一起经历过怎样的奇遇啊!
可是,鼹鼠很难确切地说出他的感受,只知道这一切都和自己有关。事实上息息相关!
他感到几乎无法做他自己,因为他总是活在河鼠的影子里。
要是他们去划船,河鼠总会说鼹鼠划得不好,比如拿桨的姿势错了;等把船停好了,河鼠又会检查缆绳,确保鼹鼠系对了绳子,还雷打不动地非要把绳子在柱子上再绕上一圈。
河鼠觉得鼹鼠真的比自己能干,但他宁愿河鼠不要总是这么能干,能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哪怕做错了也没有关系。
河鼠跟鼹鼠的相处像极了我们中国家庭的父母跟孩子,父母想要竭尽全力地照应好孩子的一切,也指导着自己孩子的一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最少的弯路,做最正确的选择,有最完美的行动。
可孩子却并不是如此,孩子想要的不是完美,而是想要自己去尝试,去感受失败跟成功。
是啊,没有失败成功好像也并没有那么喜悦,就像少了期待,结果也就只是结果。
想到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的母亲是一个很追求完美的人,她也希望也是如此。
衣服怎么洗干净,怎么晾晒,衣架挂在什么位置。扫地怎么扫,扫到什么程度才算干净······
在记忆中好像我一次都没有到达她的标准,所以很多次我做完之后她都会重新做一次。
当然我也极少得到过她的肯定,所以后面对于她要求我做的事,我都是极其不情愿,应付着完成。
不是母亲不好,她有她的标准,也因此来要求我。当然她也希望我能够做得更好,变得更好。
但结果却并不尽人意,甚至于我还心生怨怼。跟鼹鼠的心理状态很像,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也想被允许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
中国式的父母,很怕孩子走一些弯路,摔一些跤。当然,也竭尽全力保护着。
这些都没有错,但孩子终究都是从完美到不完美。
一些小时候没有被允许犯错,长大了会害怕犯错,可能一些并不可怕的失败都无法接受。
小时候,在给予必要的安全范围内,多给予孩子一些机会,多一些信任,允许他们去尝试,去探索,去犯错,去自我纠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