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探春,生的俊俏:“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
她是姐妹四人中,最为出色的一个,有才,有貌,有能力,有性格。为人精明能干,有心机且能决断。有远见,有抱负,有作为。
就像她的“ 玫瑰花”之诨名。玫瑰既美丽,又芳香,但是有刺扎手,可以欣赏,不可亵渎。
她排行第三。上有大姐元春,二姐迎春。是贾宝玉的同父异母的庶出妹妹。她是贾政之妾室,赵姨娘所生,和贾环同母。
但是跟众姐妹相比较,她全然没有庶出身份的自卑,落落大方,自信,自强。

《红楼梦》中关于贾探春的情节,最生动的是她的“理家”。:
在第五十五回,凤姐“小月了”(流产),“不能理事”。探春受王夫人之托,和李纨后来加上宝钗共同理家。探春理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大观园中“老婆子们不中用,得空儿吃酒斗牌 白日里睡觉。”很是散漫,加之那些管家媳妇们“以为李纨素日原是个厚道多恩无罚的,自然比凤姐儿好搪塞。便添了一个探春,也都想着不过是个未出闺阁的青年小姐,且素日也最平和恬淡,因此都不在意,比凤姐儿前更懈怠了许多” ,对探春年轻又是庶出轻视甚至是故意刁难。
例如:吴新登的媳妇就是一个代表。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该赏多少银子?按常规,吴新登媳妇应该在报告此事的同时,还要说出惯例,以备主子裁决,但这次吴家老婆报告了赵国基已死之后,“垂手旁侍,再不言语”,意思很明白,看你三姑娘如何处置,更何况赵国基与贾探春又存在那种特殊的血缘关系,所以更是对探春考验。聪明的探春,意识到问题的敏感,立刻制止了李纨的赏银四十两的表态,责令吴家的说出以往的成例,而吴家的却回答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赏多少谁还敢争不成?”探春笑道:“这话胡闹。依我说 赏一百倒好。若不按惯例 别说你们笑话,明儿也难见你二奶奶。”吴新登家的笑道:“既这么说,我查旧账去,此时却记不得。”探春笑道:“你办事办老了的,还记不得,倒来难我们。你素日回你二奶奶也现查去?若有这道理,凤姐姐还算不厉害,也就是算宽厚了”。一通话,把个吴家的说得“满面通红,忙转身出来。众媳妇们都伸舌头”。这一番对话,生动地刻画了探春的精明、果敢、自信和内心的强大。查了旧账以后,探春按例决定赏银二十两。

事后探春向平儿冷笑道:“你迟了一步,还有可笑的:连吴姐姐这么个办老了事的,也不查清楚了,就来混我们。幸亏我们问他,他竟有脸说忘了。我说他回你主子事也忘了再找去?”平儿忙笑道:“他有这一次管饱腿上的筋早折了两根。姑娘,别信他们。那是他们瞅着大奶奶是个菩萨,姑娘又是个腼腆小姐,固然是脱懒来混。”
足见贾府上下人等关系复杂,人心叵测。“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也衬托出探春的果敢,干练和治家的才能。
最出彩的是她在“惑奸谗抄检大观园”中的表现。当时王凤姐带着王善保家的一干人等,到大观园各处翻箱倒柜检查,众人主仆都很配合。探春却反其道而行之。“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对凤姐冷笑道:“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说着便命丫头们把箱柜一齐打开,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请凤姐去抄阅。”
这一番言行,展现了探春的不会逆来顺受的刚烈。
连凤姐都赔笑道:“我不过是奉太太的命来,妹妹别错怪我。何必生气。”因命丫鬟们快快关上。

至此,探春依然不肯罢休,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置,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逼得王熙凤连连赔笑。
当王善保家的自恃是邢夫人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看,趁势作脸献好,因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
一语未了,只听“拍”的一声,王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探春登时大怒,指着王家的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
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与其二姐迎春的逆来顺受,息事宁人的性格相比较,真是有着天壤之别。
就是这样一个有才能,有想法,有远见,有抱负的奇女子,也难以挽救贾家没落的命运。
正册判词中这样写探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在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探春掣签,签上写道“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众人笑道“......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
另外,在《红楼梦曲》里关于探春,是这样写的:(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种种线索预示了探春的结局是,得贵胥远嫁他乡了。
性格决定命运。相信依探春的顽强和干练,自会有另一番新的天地,新的作为。

天高地远何所惧?
玫瑰花开自芬芳……

我眼中的《红楼梦》读书系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