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和朋友聊天。朋友说:怎么感觉古代神医挺多的?现在好像没有了呢?
貌似还真是,历史书里、古装剧里,总能看到各路神医悬壶济世、妙手回春的故事。
不管疑难杂症,还是病入膏肓,好像他们随便一施针,一用药,立马就能起死回生。
古人的医术真的这么高明吗?是史书夸张了呢?还是……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看看中医医学发展史——
上古时代
原始社会,文明还未开化,人们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寿命极其短暂。那时候,还没医的概念。但钻木取火的出现,让人们知道可以向热取暖,以热祛除寒疾,这正是“灸”的雏形。
三皇五帝时期
巫、医不分家,“大巫为医”,上可治国、辅佐帝君。下可祛疾、疗养身心。
后世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大概就是从这儿来的。
夏商时期
“巫、医渐渐分开”,熨、浴、沐、砭术等医技基本成型,草灸和外科开始出现。这时的砭术是后世针刺疗法的另一个流派。
西周时期
医技渐渐丰富,外科、内科基本成型;草灸技术完善,针刺、药物系统一起出现,导引、祝由,也就是巫医,开始流亡边塞,大约分成三支,一支南疆、一支西域、一支漂洋过海。
五色、五气、五声等基本定型;麻醉术也趋于成熟。
春秋战国
医学阴阳五行、气血学说基本定型;《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医籍问世。由于派系之争,砭术针法断代失传、只遗留下内经针法,在上个世纪80年代被考古发现。
祝由术中的鬼门十三针部分性失传,到隋末唐初重新被孙思邈总结发现、但仍不完备。其中以气驭针、骨针、移花接木——类似于现代的同频共振,只在典籍中记载,没有实物。
汉代
医学发展达到顶峰,颇有海外来朝的气象,且一直持续到大唐。此时《伤寒论》问世,外科却开始没落;
祝由术离散于各地,形成了道家的“符”、苗疆等少数民族的“巫术”。内地只留下了“祝由中的由”、把祝由中“祝”的咒语和媒介物(如蛊)丢失了。
针、灸、药物炮制、丹药丹道基本成熟,代茶饮开始出现。
两汉时期也涌现了李浮丘、张仲景、华佗等一大批名医大家。

晋代
到了晋代,“针灸甲乙经”出现,外科稍有发展、又彻底没落,只留下了伤科。
唐宋
药物开始丰富、开始出现国家办医、分科详细,方剂学出现了高度发展;宋代出现了“天圣铜人”。唐代,日本和高丽大量从国内引进医学典籍、并派遣留学人员,现代部分资料就是从日本反哺回来的。这一时期,开始了医学大融合、内地医家吸收了部分天竺医学和波斯医学的技术。
元代
正骨、伤科、药膳等开始呈现百家争鸣;瘟疫预防开始出现雏形。养生方面由于丘处机的出现(就是金庸小说里的那个丘处机),被提高到政府贵族行,并出现上行下效。
明代
《景岳全书》、《本草纲目》问世,方剂和针灸有了快速发展;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发展迅速。由于此时期医学分科过细,医术虽有创新,但是有走入歧途的感觉;并且地方性医术特色凸显出来,如少林寺伤科。整体来看,明代医学除传染病外建树不大,并且医风不佳、颇为盛行“留一手”。
清代
对于医学古籍的注解达到顶峰,因为西方医学逐渐引入,社会上有了中、西医之分,也开始中西医学汇通之先河。地方性名医出现的不少,但是流传范围很小,对国内医学整体贡献不大。
清末民国
人们文风浮夸、不究国术,中国医学走入黑暗的没落阶段。医学和医技青黄不接、人才调零。出现了不少借助自身势力和政府势力打压中医的人,如俞樾(章太炎的老师)、陈寅恪、余云岫等。
近几十年
现代医学发展迅速,人民整体健康水平大幅提升,中医又开始崛起。老百姓对中医认同感较高,一些名老中医,中医世家传人受到热捧。中西医结合也成为医学界推崇的治疗理念。当然,否定,质疑中医的也不在少数。

尽管几千年来,中国医学发展比较曲折,有巅峰也有低谷。
但严格来说,现代医学相对于古代肯定是有很大进步的。尤其是一些现代化医疗器械的应用,极大弥补了古代中医的不足。
与此同时,中医在传承的时候,确实遗失了很多医技和医籍,导致现代中医在经验、技术上相比古代,尤其汉唐的巅峰时期,要相差很多。
比如传说中的《黄帝外经》,如果不是被意外焚毁,现在的中医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要说古代医术比现在西医牛,好像还真不能一概而论。不过,有几点还是可以肯定的:
一是中医比现代医学更神秘
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更注重仪器、实验数据,治疗过程也讲究标准化、清晰化、数据化。而中医,只需要通过搭脉、望闻问切就能开方问病。看不见、摸不着的经络穴位,古人是怎么发现的呢?想想就挺神奇。
二是中医比西医更注重整体观
现代医学分科精细,单病单治,难免会顾此失彼。中医更注重整体治人的理念,传统医学不仅有治病救人的技术,还包含着五行、身心调养、易经等各种智慧。
三是医者仁心好像越来越少了
现代社会人心普遍浮躁,很少有古代医者那种悲天悯人、悬壶济世的境界和情怀了。
其实,不管任何时代,医者,仁心第一。如果古代的那些神医真有那么神的话,那成全他们的应该是那颗慈悲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