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架思维最核心的是虚拟购买者。
当我们的包装陈列在商品货架、网页货架或者媒体货架上的时候,我们会通过包装和文案和虚拟购买者而沟通,会在货架上吸引他的目光,让他先看到我们,后看到别的。他先看到我们,我们就迅速和他沟通。在审视产品开发、包装文案、广告创意的时候,我们会反反复复推导、模拟跟虚拟购买者沟通的过程。
虚拟购买者怎么来的呢?在我们跟虚拟购买者沟通之前,首先要把他虚拟出来。
一个感冒药,我们的虚拟购买者是怎样的呢?他就是一个正在打喷嚏、正在流鼻涕的人,他不是一个三年前感冒的人,而是那个正在流鼻涕的人,所以我们包装上就会大大地打上三个字“流鼻涕”。他一看到流鼻涕三个子,就知道这盒药适合他。
我们要找正是处于这类产品购买需求节点的人。
举例:
分众传媒里奥迪Q5L的虚拟购买者是谁?我们鲜太檬是卖果汁和茶饮的,那我们的客户到底谁?——逛街的人。我们是卖空调、卖家电那么虚拟购买者是谁?我们要想对于这些人,我们跟他说什么话,能够产生高效沟通呢?
你要做一个产品,你就一定要把这个购买者想出来、虚拟出来。把他的鼻子、眼睛、神态、表情、反应、全部虚拟出来,然后一遍一遍地跟他沟通、一遍一遍地说,一遍一遍地模拟、猜测,说这句话他是什么反应,说那句话他是什么反应,思考能不能在整个沟通的过程当中引导他的思路。
而在所有跟虚拟购买者沟通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第一眼——看得见。
为了第一眼,有时候我们可以放弃很多。在和虚拟购买者沟通的整个过程中,我们会把99%的精力放在沟通的发生上面去。只要能够产生沟通,什么都可以舍弃。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抓眼球。如果眼球抓不过来,一切沟通都无法开始。当然光抓眼球也没用,还要被看见的同时被理解,就是产生沟通的同时传达价值。看见和价值两者必须同时兼得。不然就没有效果。
你要抓住对方的眼球,靠的是对购买者心理的把握。你要琢磨那一个词对他来说是最敏感的,哪一个符号对他来说是最敏感的,是有价值的。当然如果竞争对手用了这个词,你就不能用了,因为你用了你的竞争力就减弱了。你得找到竞争对手没有提及的词,那么这就可以成为你的整个产品开发当中的一个超级词语,你就围绕它展开工作。通过一个词或者一个符号,甚至有时候审视一个条纹,一个颜色,让这个货架前的沟通得以发生,一旦发生就沿着这个点往下走,快速、简单。
不要消费者画像,来的都是客,这才是做生意的精神。
当然还是回到三现两原主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三现两原——现场、现物、现实、原理、原则。货架思维、虚拟购买者,就是把我们带入购买的现场,想象看到那现物——产品——那现物在现场,,面对购买者,发生的现实,找到一切发生的原理,确立我们创作设计的原则,然后呢,坚定按这个原则去做,永远都不违背这个原则。
没有什么消费者画像,只有购买理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