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常小故事每天写1000字婚姻育儿
镇定自若的父母,胆小的孩子尤其喜欢呢

镇定自若的父母,胆小的孩子尤其喜欢呢

作者: 二姐说育儿先育己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11:26 被阅读7次

    一、孩子为什么会“害怕”

    关键词:天性、养育环境


    这些场景,每天都在不同地点、不同孩子身上上演,当然很多时候,是同一个孩子上演若干次。

    有的孩子怕水,怕一个人睡,怕小狗、怕爬高、怕一个人过马路、怕上台表演、怕举手发言,怕交新朋友......

    无数个害怕、无数个紧张和焦虑

    孩子是天生如此吗,还是养育环境造成的?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然气质,他爸气质分为四大类: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一般每人身上会有多种气质同时存在,区别只是看哪种气质的比重大些。

    必须说明下,气质是不可更改的,但是无好坏之分,更与个人能取得的成就无关。

    气质也不是性格,性格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相对而言,四种类型中,抑郁质有胆小、孤僻和敏感的特点。

    除了天性中微小的胆小成分,养育环境起着更大的影响。

    观察孩子的各种害怕场景,我们会发现,让孩子感到害怕紧张的事物,多半是孩子不熟悉的事物,或者没有经常亲身接触的事物,孩子在面对这些事物时没有“安全感”。

    “安全感”这个东西,看着很抽象,实际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接触中得到的。

    孩子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很容易对新事物感兴趣,之所以到后面会害怕新事物,很多时候是养育方式的问题。

    有些父母性格谨慎,在孩子探索新事物时,特别是有点点危险成分的事物时,出于对孩子的安全考虑,时时把“小心、危险、不要”挂在嘴边,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变成事事害怕。

    有些父母不忍心让孩子经受任何挫折,只要一有挫折的小苗头出现,马上替孩子代劳了,或者让孩子避开这个挫折。

    还有些父母本身容易害怕,在孩子碰到父母害怕的事物时,非但不能给予指导,反而是把自己的害怕情绪传染给了孩子

    二、镇定的第二只小鸡

    关键词:父母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看到这,你有没有开始对号入座呢,并且急着想知道,如果孩子经常出现“害怕情绪”,接下来怎么调整?

    别急,先来分享一个小实验,题目叫“第二只小鸡”

    实验目的:研究动物的僵住行为(装死)。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小鸡们出生几天后,把它们一只只轻轻捧起,死死盯住它的小眼睛,就像老鹰盯上猎物那样,等放下时,小鸡吓得僵在地上不动了,开始装死。大约1分钟后,它蹦起来,又开始四下走动。这就是从害怕到复苏的一次循环。

    第二步实验:同时吓唬两只小鸡,结果它们一起装死,大约持续了5分钟。

    第三步实验:吓唬一只小鸡的同时,让另外一只在旁边闲逛,结果被吓的这只小鸡仅仅在地上躺几秒钟就蹦了起来。

    结论:受惊的小鸡会观察第二只小鸡在干什么,以此来判断环境是否安全。

    猜想小鸡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

    看到有小鸡在旁边轻松地四处溜达,嗯,显然环境是安全的了,可以站起来了。

    看到别的也在装死,不妙,虽然自己没看到老鹰,但肯定有危险,要不然为什么它要装死,我还是先老实躺着不动。

    更有意思的是,小鸡们在镜子前面装死的时间最久,它以为镜子里是另一只被吓坏的小鸡,真是吓坏这些小乖乖了。

    对于受惊的小鸡而言,第二只小鸡的状态直接影响着它。

    处在紧张状态的孩子就像受惊的小鸡,也在观察周围情况,如果旁边的人一个个比他还紧张,那孩子只会更紧张.

    每次带女儿去打预防针时,她看到那些哭得很大声的孩子,结果还没打针呢,也开始哭了。

    作为父母,在孩子害怕时,我们先要做的是,扮演好那只镇定的第二只小鸡。

    在孩子害怕时,父母的镇定状态会让孩子间接判断出,环境是安全的,进而慢慢放松下来。

    等孩子的害怕值没那么高的时候,再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引导孩子。

    三、处理害怕情绪的小技巧

    关键词:直面害怕、过分保护、害怕的背后


    前面提到,孩子容易“害怕”的原因,概括起来说是这几点:

    天性容易胆小

    对孩子过度保护

    成人自身的原因


    相应的引导方式可以是这些:

    1、比如面对天性胆小的孩子,父母需要多鼓励孩子直面令他害怕的事物,自信从来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从实战经验中得来的。

    2、在鼓励孩子面对“害怕”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认可孩子的害怕情绪,记得别说“你怎么这么胆小、真没用”这类抨击的话,害怕就是害怕,实实在在的。

    3、在孩子面对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危险时,忍住冲上去保护的冲动。

    4、在帮之前,先问问自己“孩子真的需要我的帮助吗”、“帮孩子是不是自己的需要”,再告诉自己,让孩子冒几次小险,吃几次小亏,没关系的。

    5、在告诉孩子哪些事物危险时,记得同时告诉孩子应对危险的办法,如果只是一味的强调危险危险,只是徒增孩子的紧张而已。

    6、如果是孩子还小,给孩子打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比一直口头强调危险危险更有效。

    7、最后补充一点,有时候面对孩子的“害怕”时,父母需要多花些时间来找出孩子真正害怕的的东西。

           特别是针对孩子没来由的“害怕”,比如“害怕床底下的怪物”,孩子是真相信床底下有怪物吗?还是因为内心有         更深的恐惧无法表达出。


    四、直面害怕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更好地生活


    在我们引导孩子面对害怕情绪时,目的并不是为了消除孩子的害怕情绪,完全消除也是不可能的。

    我们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不再逃避害怕,让害怕情绪不再限制孩子的生活。

    生活中的勇者从来不是不知道害怕为何物的人,而是知道自己害怕,但仍能有所行动的人。

    最后再说明一下,在具体引导孩子面对害怕情绪时,针对每个孩子的方法会有所不同,这需要结合每个家庭的价值观,以及父母本身对孩子抱有何种期待。

    若是父母自身负面情绪很多,没办法引导孩子,也没关系。

    那就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让自己保持一个好的情绪状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情绪生态圈,孩子身在其中,也会潜移默化受影响。

    相关文章

      本文标题:镇定自若的父母,胆小的孩子尤其喜欢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pb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