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玩家》的剧情其实很一般。
硬伤不少。
很俗套。
但,人们似乎并不在意。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究竟是什么造就了我们的“宽容”?大家都说自己是冲着找梗去的,光凭那些令人应接不暇的彩蛋就足够值回票价了。也就是说,许多人享受的已经不是电影,而是“观看电影”本身。在之前,对于那些大牌云集却故事糟烂的作品,或者一些综艺节目改编的电影,大部分人都是相当抵触的。因为它们根本不配被称作“电影”,它们没有遵循电影创作这门艺术的基本逻辑,这里涉及的甚至已经不再是好不好看的问题,而是——堆砌流量明星挤占了剧本和制作方面的成本,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已经不再服务于故事主题,而仅仅是为了在大荧幕上展示出明星们那一张张精致的面庞;综艺节目再好看,它也压根就不是电影故事,明星们还是明星本人,他们扮演是自己而非角色。整个过程里只有台本,没有台词,造成观众根本无法入戏。所以,也只有明星的粉丝们会接受这种电影,因为部分粉丝看的其实就不是电影,电影院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环境舒适的载体罢了。
其实《头号玩家》也是粉丝向的电影。
别误会,它当然比前二者要有诚意得多,至少讲述了一个完整的、符合电影逻辑的故事。但它毕竟也是粉丝向的,从上映之初的口碑爆棚,到如今豆瓣和IMDB等网站评分开始慢慢回落到正常数值,《头号玩家》终究还是要作为一部电影作品被审视评判的。正如某些犀利的影评人毫不留情地指出的那样,电影的世界观设定完全不够严谨,剧情也幼稚老套。给人们带来惊喜的那些影视、游戏角色,绝大多数都只是“单纯地亮相”而已。没错,你是能看到Hello Kitty、猎空、小丑女、忍者神龟、甘道夫……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只是作为“绿洲”里角色的一套皮肤而存在着,与主线情节并没有直接的瓜葛。许多观众不由自主地把对于这些角色和彩蛋的情怀加分,融入了对电影本身的评价之中,造就了《头号玩家》与之品质并不相符的口碑和热度。
但这并不是观众的问题,或者说,这事其实无关对错。
我们之所以能原谅《头号玩家》,甚至不吝赞颂,最大的原因大概就是它本身依旧还是一个二次元世界里的故事——我指的不是那个虚拟世界“绿洲”,而是“游戏宅男打BOSS拯救世界,最终事业爱情双丰收”的电影世界。没错,影评人不会去计较发生在“绿洲”里面的战斗,那本来就是网络游戏的世界,他们只是觉得电影故事缺乏现实感。但是,这个作品本身就不是为了现实感而创作的,它就是一部有意让彩蛋喧宾夺主的电影。每个游戏玩家在接触一款全新的游戏时,总会先遇上一种“混沌期”的状态。那就是你对于这个游戏一无所知的时候,一切都充满新奇感,这种体验不仅有保质期,而且仅有一次。当接触的作品足够多了后,人们开始追求“黑深残”,追求更高的“逼格”,开始研究数值与套路……这当然是不是退化,只是一种改变罢了。爱情元素太俗套,打boss拯救世界毫无新意,来点亲情或者友情的主题,加点环保反战元素,搞个逆转反转……哇哦,我要吹爆。回到电影也是一样,当观看者从纯粹享受故事的观众转变为研究电影的评论者时,就必然会永久地失去这一点“初心”了。改变本身没有对错,真相只是视角的不同。
之前网络上火过一阵关于“媚宅”的话题讨论,其实真正成功的作者,不一定“媚宅”,但一定会“媚自己”。
以斯皮尔伯格的本事和资历,他完全可以拍得出一部更深刻、更精致的电影,但是那毫无必要。对于一个功成名就的72岁老人而言,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更重要的。肯定有人会问,有那个精力去费尽心思谈版权埋彩蛋,为什么不把剧情弄得更加高大上一点呢?
不,我Steven今天就是要在电影里让元祖高达和机械哥斯拉打上一架,没有为什么!
这大概就是属于导演们的“自恋”吧。在《头号玩家》的故事里你可以明显看得出来,斯皮尔伯格的心思没有放在如何用电影语言把这个虚构的故事雕琢得更为可信,而是花费了大量心血去直接展示那些能够让你心头一颤,热血沸腾的直白元素。别人的近未来科幻故事和赛博朋克作品都是反乌托邦的隐喻哲思,而在《头号玩家》里却是塑造美好的乌托邦和不加掩饰的说教。无论是“绿洲”,还是电影里的这个世界——正义战胜邪恶,善良的人们大团结,如此美好,但导演却偏偏要借角色之口苦口婆心地告诫我们比起这样完美的虚拟世界,现实要更棒。正是这种缺乏说服力的说教主题让《头号玩家》作为电影不可能更进一步,但是这不妨碍它作为一个绝妙的载体,能让观众们感受到导演的苦心和真诚。
就像陈凯歌的《妖猫传》被一些人批判建筑元素等不符合史实,然而在陈导心中,真相大概会是——去他们的吧这本来就是一个奇幻故事,这就是老子想要拍的大唐风流!我自己在观影前半段时也一直疯狂吐槽破案剧情,但在看到李白吟出“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听到杨贵妇的那一句“大唐有你才真了不起”的时候,居然会莫名其妙地热泪盈眶。正是,莫名其妙——因为此中意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如许多人在《头号玩家》里看到一整队斯巴达士兵狂奔而过,听到大东喊出那句“俺がガンダムだ”时,如电流涌过一般的鸡皮疙瘩和热血沸腾。
只可意会,这才是电影真正的魅力。
你说学院派的那群家伙只会较真于艺术专业的细枝末节和主题立意?事实却是奥斯卡史上并列获奖最多的三部电影,分别是《宾虚》、《指环王》和《泰坦尼克》。
这里不谈电影专业范畴里这三部作品究竟如何出色,重点是它们都是史诗大片,是绝大多数观众不需要门槛也能被震撼到的大片,因为它们都造了一个逼真无比的梦。比起让人觉得这部电影多么厉害,更牛逼的电影是让人根本就忘记评价这回事——观众在观看一部真正优秀的电影时是会忘记去吐槽剧情细节的,而是完全沉浸到故事里面去,忘记自己是在观看电影,为剧中人物的命运而全情投入,浑然而不自知。当年的《第十放映室》在评价《指环王》时就说过,在漫长的观影结束以后,观众猛然从那个令人魂牵梦绕的中土世界里抽身,会有一种恍若隔世感,久久不能适应,余味无穷。
还有什么行为会产生这种类似的经历?
Dream.
乔治·梅里爱很早以前就告诉过我们这种艺术的真谛——电影最伟大的意义,就是造梦。
泰坦巨轮的处女航行是一场梦,波澜壮阔的中土之战是一场梦,盛世大唐的极乐之宴是一场梦,全体玩家的寻梗狂欢也是一场梦。
真正的好电影有两种,一种是能让你发现它无数牛逼闪闪的细节内涵,让人去分析钻研;另一种,只是单纯让你忘记自己是在观看电影,而早已身处故事其中。
所以,这就是关于《头号玩家》剧情最大的秘密所在。屌丝宅男拯救世界的故事好像是不那么有劲,但这本来就不是它真正的剧情。就像《盗梦空间》里的多层梦境,游戏是虚拟,电影依然是虚拟——真正的故事既不是发生在“绿洲”里,也不是发生在那个近未来的科幻世界里,而是发生在现实的电影院里,观众真正直面的正是斯皮尔伯格本人。真正的挑战不是五个主角去寻找三把钥匙,而是面对荧幕的全体观众去寻找电影里隐藏着的每一个彩蛋。
电影,就是我们的“绿洲”。
彩蛋的背后是情怀。
情怀的背后是共鸣。
关于情怀玩脱失败的例子也有,去年的《超凡战队》,全片只有在那首《Go Go Power Rangers》响起的那短短几十秒里能让人激动一把。不久前的《环太平洋2》更是完全搞错了方向,把燃点最大加成的主题曲用在了修理机甲的鸡肋片段里。卖情怀也是有讲究的,那些彩蛋和梗的背后,都有着不输于正片甚至更为宏大的故事与回忆,而并不仅仅是出现就可以了——只有看过《终结者2》的观众,才会在钢铁巨人沉入水底最后竖起大拇指时会心一笑。
《头号玩家》里,挑战的内容其实一直都在暗示,回到过去,回归初心。赛车挑战时,主角进入了地底的隐藏赛道,能够亲眼看见各种机关和怪兽们是如何登场的,这一幕简直就是在展示游戏后台的秘密,让玩家以制作者的视角去观摩游戏关卡的运作内幕。可是到了最后一个挑战,却是在“绿洲”的游戏世界里,控制虚拟人物,再去玩一台最初的雅达利游戏机,在游戏里玩游戏。
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电影也好,游戏也好,它们的初心就是造梦。玩游戏不仅是为了胜利,甚至也不是为了彩蛋——真正重要的就是“玩”的过程本身。
Dream可以翻译成“梦”,也可以翻译成“梦想”。有趣的是,梦想是理想化的、美好的信念与憧憬,但梦却不是。人无法控制自己做梦的情节,你可能做美梦,也可能做噩梦——这一点,反而与现实惊人地一致。难怪神经学家Jeffery Zacks会得出结论,人的大脑其实并不总能如我们所以为的那样,分清楚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区别,有时甚至会把接受的虚构信息替换为实际发生过的记忆。这大概也就解释了之前说的,为什么人在真正投入地看电影或玩游戏时,会全身心地沉浸在虚拟的剧情里,压根想不起自己其实是一个旁观者了。
至此就不得不提及一个关于《头号玩家》的大乌龙。电影上映以后,出现了无数分析彩蛋和细节的文章和讨论,其中最有名的一段是解释电影结尾时,之前还凶神恶煞的大反派面对拥有金蛋的主角,为什么会选择放下了枪。有人解释道,这是因为之前反派在游戏公司实习时,曾经真诚地向创始人哈利迪建议设计这么一个金色彩蛋,当他发现主角真的找到了这个彩蛋,认为自己当年的建议真的被采纳了,于是因为被感动而大彻大悟。这个回答在社交媒体上被疯转,无数人为这个细节点赞。然而感动并未持续多久,很快就有二刷的观众发现,他们特意留心观看了每一处相关片段,却完全没有找到这个所谓的提议彩蛋的情节。
哈,一次完美的“曼德拉效应”。果然,比起“梦”,人们潜意识里还是更偏向于“梦想”,也就是符合自己愿望的故事。热衷于寻找彩蛋的观众,一不小心走火入魔,自己臆想了一个最大的彩蛋。这事或许有些遗憾,但其实也没必要困扰。所谓彩蛋就是不能带着预设前提去寻找的,这也是为什么网上很多人问到在观看影片之前要预习那些内容才不会错过彩蛋时,大家给出的建议都是不要做准备,带着目的去刻意寻找就失去了这种行为最大的意义。
那位发现游戏史上第一个彩蛋的玩家,肯定也不是刻意找出来的,意外之喜,这才是梦的魅力。
但是,当初埋下这个彩蛋的程序员,是有意为之的。雅达利禁止程序员在游戏里为自己署名,作者只好靠自己想办法来告诉玩家。他没有给发现彩蛋的玩家提供什么秘籍道具,而仅仅是展示了自己的名字——希望有一天人们能够发现这个秘密,请记住是我为你带来了这款作品,这是每一个创作者的梦想。
我们需要梦,也需要梦想。梦是启蒙,梦想是动力。回到这个史上第一款被发现彩蛋的游戏,还记得它的名字吗?——《Adventure》.
冒险。
电影里大东说出的那句著名台词,一般翻译成“我就是高达。”,其实意思是“我化身为高达。”——变成自己的梦想,去梦里的世界冒险,这才是所有观众和玩家的终极浪漫。
《头号玩家》不是斯皮尔伯格最好的电影,他已经造过无数足够精彩的“梦”了。这一次,他变成了一个类似说教者的形象,一个饱含热情的老人,带着并不完美的故事,只是小心翼翼期待着大家的共鸣。但这正是他现在的“梦想”,因为哈利迪就是他的化身。
“感谢你们玩我的游戏。”
感谢你们看我的电影。
说起来,每次坐到影院里,最兴奋的时候一直都是电影刚要开场时,灯光关闭,屏息以待。
还记得IMAX每次的开场广告吗,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来着?——“你是想观看一场电影,还是置身其中?”
不用谢,我一辈子都选后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