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70后和80后来说,《看七月与安生》的过程其实就是回头重走一遍青春路的过程。
在那个青葱的年代,当情窦在心里偷偷地绽放,爱情的种子就会随时会发芽。
安生对于李家明的爱情就是这样的。
安生听说好朋友七月有了喜欢的男孩,就好奇地前去查看。
好朋友喜欢的男孩果然挺优秀,她对这个男孩也有了一点感觉。
而安生古怪精灵的话语与神情一下子让七月喜欢的男孩李家明有了莫名其妙的不一样的感觉,对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孩有了不一样的情縤。
这个时候,七月还没有和家明建立恋爱关系。在家明的眼里,她只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后来,七月听从安生的话主动向家明示爱,家明也答应了她。
两从确定恋爱关系后,作为七月好朋友的安生就出现在了三个人的游玩活动中。
家明就这样被动地夹在了两个女孩中间。
这真的是一种虐心的关系。夹在两个自己都喜欢却完全不同的女孩中间,李家明对于这段感情非常地优柔寡断,以至于导致了两个女孩友情的破裂。
其实这部电影里最大的矛盾就是在李家明身上。如果他不是这样脚踩两只船,一方面与七月相爱,一方面又与安生纠缠不情,七月与安生的故事就会是另外一种情形。
品学兼优的女孩七月与同样品学兼优的李家明结婚,慢慢地走上中产阶级的家庭;而从小身世就很可怜的安生,却会因为学历、知识等原因,做一辈子的美发师,嫁一个普通的工薪族,过下层市民的生活。
她们的友谊会因为学历、知识、家庭层次不一样而逐渐慢慢地淡化,最终就会象生活中的很多年轻时的闺蜜一样,慢慢疏离,最终变成通讯录中一个久不联系的名字。
可是,安生不是普通的安生,她不甘心自身的平庸。她接受了吉他手的爱,最终为了躲避对家明的爱她选择了与吉他手远离家乡,过起了漂泊的生活。
而七月却在家乡选择了一份稳定的工作,静静等着家明回来。
后来,安生遭遇到了吉他手的背叛;再后来安生遇到一个准备带她出国的男人,可是这个男人却出车祸死了,她被男人的正室赶了出来,于是,安生再一次流浪。
唯一不变的是,安生每到一处都会给安生寄明信片,明信片的最后四个字永远是问候家明。
这四个字恰恰就是七月最终要求家明逃婚的主要原因,因为她是不会和一个不完全爱自己的男人生活在一起的。
那四个字就象四根刺深深地扎在七月的心里。
而家明这个一开始就优柔寡断的渣男,在得到了七月之后,这一次倒没怎么犹豫,直接就闪人消失了。
或许,他的内心与安生的想法是完全一样的吧?
七月怀了家明的孩子。她找到了安生,在安生的陪同下生下了这个孩子。不幸的是,七月产后大出血,去世了。
安生抚养了七月与家明的孩子,过起了象七月一样的稳定的生活。这应该是青春年少时她懵懂之间闯入七月青春与爱情的一份残酷的礼物。
而家明,却在小女孩找到了自己以后,才知道,原来七月当时已经怀了自己的孩子。
电影就是电影,不是现实。
记得自己年轻的时候,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也曾对我正在谈的恋爱对象很感兴趣,几次三番地要求介绍给她认识,当时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我一直没有答应她的要求。
因为她当时也处于待字闺中的情况,周围的朋友们大都在谈婚论嫁了,她的心里有些急唠唠的,我就隐约觉得她的这个想法有些危险和暧昧。
但那时只二十出头的年纪,没有想得那么深远。
《七月与安生》的故事让我觉得,当时如果答应那个好朋友的要求了,虽然说未必就真的会上演一场《七月与安生》的故事,但是或许真的会带来麻烦与考验也未必能够说得清楚。
爱情是自私的,什么东西都可以与好朋友分享,唯有爱情不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