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羽西X简书 | 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穿越古今·为君掌灯

儿时的年味|穿越古今·为君掌灯

作者: 惊鸿掠影来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09:43 被阅读1686次

    我为你写了首歌,穿越浩瀚的岁月烟尘,横跨漫长的天人之路,在你老去的时候,唱给你听。

                                                                                                                             ——西楼尘

    图片来源网络

    年关了,白日虽渐长于冬至,但清冷的腊月下旬,天还是黑得早。

    日暮时分,西风不响,旷野无人,天地间一派静穆。

    五点左右,稀稀拉拉的鞭炮声,开始从四面八方断断续续传来。

    是的,家族的中坚带着晚辈,正踏上给已故亲人“送亮”的路。

    薄薄夜色里,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火花,火花儿影影绰绰,在寒冬的空气里忽明忽灭。渐渐地,像是打开了闸门,清亮的爆竹声滚滚而来、此起彼伏。四野里,热闹了起来。

    已故的亲人,一般都被就近安葬在围场里或者山岗上。我那未曾谋面的大伯父先于爷爷和奶奶西去,于是家人把他葬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名叫“石灰子”的围场里。大伯父在那里躺了好些年,我才出生。而我出生不久,视我为掌上明珠的、为我取了我最爱的名字的爷爷,在古稀之年,不敌岁月无情,也仙逝了。家人也把爷爷葬在那个围场里,挨着大伯父,这样父子俩还能搭个伴儿……岁月无情——紧接着,我的二伯父患病英年早逝;然后,三伯母亦然;再接着,我那慈爱的奶奶,终于也不敌时光,在耄耋之年驾鹤西去……于是,那个围场里,生生葬了我父亲这边的五位亲人。而我的外公外婆,也分别在我幼年和少年离世,被安葬在离家稍远的一座红土山岗上。

    我关于“年”以及“年味”最多、也最真实的回忆,都与我那些已故的亲人息息相关。离开了他们,我的“年”又能怎样过?

    可若时光倒退几十年呢?那些温馨的往昔,你还记得吗?

    一瞬间,思绪将我带回二十年前的那个除夕之夜。

    那时候,伯母尚在,我的奶奶还不算老态龙钟,仍然精神矍铄,是个十足开朗、乐观的老太太。

    那年的大年三十,大雪飞纷,北风呼啸。

    那年我才几岁,那年也是我第一次加入家族“送亮”的行列。

    早在腊月之前,妈妈就在筹备我和弟弟过年的新衣。那时候因为拮据,我们那还流行自己做衣裳。在布匹市场,妈妈购买了颜色喜庆、质量上乘的几款布料,背回家来。仔细量了尺寸,然后画板、裁剪、加工。前前后后忙碌了大半个月,我们的衣服才做好。

    那天,我穿着妈妈做好的新衣,心中满是欢喜。牵着父亲、弟弟的手,在风雪中前往爷爷长眠的地方。

    在这之前的除夕之夜,都是爸爸和伯父他们一起去。

    每每那时,我就眼巴巴地望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间或耳边会传来奶奶的话:“昨夜梦到老头子,他说门前的树长得老高了。你们去看看,是不是他坟前杂草太深?要想吃什么,就叫他托个话。”

    一抬头,看见奶奶眼里闪烁的泪花……

    那时候,还以为死去的爷爷能通过大人们送过去的“亮”,活过来与我们对话。

    想着能见到最亲爱的爷爷了,尽管在崎岖不平的雪地里艰难行走,我也不哭不闹。“跋涉”了好长一算时间,才终于抵达那个“石灰子”围场。

    所谓的“石灰子”围场,不过是用石灰将一些石头垒砌起来,砌成一个大圈,圈里面,有各种大小不一、高度各异的土堆。土堆旁边,还有十数块菜畦,上面种了些叫得出或不出名字的青菜。

    父亲带着我们,在一座土堆前停下脚步。

    爷爷的坟茔,一点都不起眼,甚至有些萧瑟。静静地隐没在枯黄的杂草间。

    父亲先默默站立,似乎在想什么。借着,他弯下腰来,徒手将杂草一棵棵连根拔起。

    “爷爷在里面吗?”

    他不说话,搓了搓手,然后在塑料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蜡烛、香火、纸钱、爆竹,然后一一摆开。

    “爷爷在里面吗?”我又问。

    “是的。”父亲回答,然后拿出打火机。

    “爸爸,你要干什么呀?”

    “给爷爷送亮。”说着,父亲已将一捧蜡烛一一点燃。红红的烛光映照在他的脸上,虔诚、宁静又安详。烛光照耀着坟面、照亮了墓碑,灯火摇曳间我似乎能看到爷爷的和蔼可亲的笑容。

    我把手伸过去取暖。

    父亲又依次点燃了一把香,插在蜡烛旁;接着借着烛火,点燃了一大沓纸钱,放于一旁。

    他一边烧纸钱,一边对我们讲,“你们,快给爷爷磕头。”

    父亲素来威严,我们不敢不从。于是,姐弟二人乖乖给爷爷磕了三个响头。心里寻思着:爷爷怎么还不现身呢?

    跪在坟前,父亲一边往纸钱堆里添加纸钱,一边喃喃地说:“伢诶,您老人家在那边过得怎么样?崽今天带着孙子、孙女来看您了。愿您那边过得好,钱不够,再烧些给您……惟愿您老人家保佑我们全家来年平平安安、诸事顺意。”说罢,也给爷爷磕了三个响头。

    待到纸钱都烧完了,父亲问,“你们谁敢放爆竹?”

    我捂着耳朵跑开了,弟弟想放,因年纪太小,父亲不让。我俩只能远远看着。

    待父亲放完,他收拾好现场,拉着我们的手,说,“走,回家吃年夜饭去……”

    而不远处,妈妈恰好也在喊:“吃饭啦——”

    炊烟袅袅,家家户户都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阵阵香味扑面而来,我们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后来,我才终于渐渐明白:爷爷是不会现身的了,他只会出现奶奶、爸爸、我、弟弟、以及那些怀念他的亲人的梦里。只要我们依然想念他,他就会时时出现在我们梦中。

    正如同《寻梦环游记》里,有一座由千万朵万寿菊铺就的绚丽大桥,每年的亡灵节,只要在世的家人当天在家里牌位席上供上逝者的照片,这些魂灵就能通过这座大桥重回人间。

    图片来源网络

    他们活着,因为不曾被遗忘。人间的记得,才会延续亡灵世界的生命。

    原来,死亡不是永别,忘却才是。

    我们给已逝的亲人“送亮”,其实不仅仅是表达我们的缅怀和哀思,更重要的是——要给亲人点亮一盏灯,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送亮”这一习俗的由来,众说纷纭。

    有人传:朱元璋早年贫困潦倒,双亲病逝也只能草草安葬于乱岗。后发迹,想寻回而不得。有人建议在全部坟前以火点灯,看看哪座坟前灯火能不畏帝王之气而长明,必为其父母所在。

    不管上述轶事真实与否,这一习俗就此流传下来,一传,就是数百年。

    今天的我,不会去想为什么人们要去给先人“送亮”,却会在心里对自己说:

    你看哪,亲爱的,我们这个古老又伟大的民族,历经几千年的沧海桑田,一路走到今天,文明却始终没有中断。靠的是什么呢?

    难道不是因为,我们始终选择铭记、始终选择传承、始终选择不离不弃吗?

    难道不是因为,先人的人生经验、智慧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我们才能继往开来,不断进步吗?

    难道不是因为这样,哪怕终有一天,我们也会作别人间,但我们的一生不算毫无意义吗?

    ……

    今年,大年三十,若你也愿意,请和我一起,为逝去的亲人们点亮一盏灯,照亮他们归家的路。

    (全文完)

    注:

    1. 送亮:湖南流传已久的古老风俗。每年大年三十,薄暮时分,当家之人携晚辈,带上准备好的蜡烛、香火、纸钱、炮竹,向家族已故亲人的坟茔出发。然后,在前辈的墓前,先默默站立,再清除坟前杂草,然后点燃蜡烛,放于墓前。随后,又默默点燃香火,插在墓前。接着,点燃纸钱,晚辈则在旁“啪啪”地放炮竹,待纸钱烧完,当家的则拉着孩子,一起在墓前磕三个头,并虔诚祈祷,祈愿先人庇佑,来年无病无灾,庄稼喜获丰收,家族发扬光大。

    2. 伢:湖南方言,爸爸。

    3. 崽:湖南方言,儿子。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年味|穿越古今·为君掌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kw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