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吾静体。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读菜根谭,读到此句,不禁有些感慨,当然第一遍没有看明白其中的意思,不自觉又多读了几便。渐渐的领悟了古人的智慧。
大概意思是,当一个人,如果不能够很好的把握自己的内心时,那么就要远离红尘俗世,因为红尘俗世有着太多的欲望,而这些欲望很多都是自己心里想要的。
一旦欲望蒙蔽了双眼,自己又不可能去不被影响,心智不坚定,那么就很有可能方寸大乱,做出一些事情,自己都无法把控。
既然如此,只有远离这些欲望,不让自己的心见到这些欲望,才能让自己的本性,不被世俗所污染,清静澄澈。
但是当自己心静修炼一定地步,能够坚守自己的本心,那么这个时候,反而要去俗世,在红尘中修炼这颗心。让一切所有可能影响自己心灵的欲望。
全部都是来到自己身边,去磨练自己这颗心,以至于达到无论如何,都心如止水,不会迷乱。以修养自己圆通的灵机。
总体看来,修行先出世,再入世,出是为了入,入是先要出,在自己能力还不够的时候,那么就先行离开,慢慢继续积累自己的力量。
等到能够解决问题,那么再回来,这是更高深的境界。正向林语堂先生认为的,城中的隐士才是最大的隐士。古人也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不禁想到,现在很多人,都去终南山,还有很多名山大川,去清修,过着清贫的生活,不能说错,人各有求,有些人确实需要过这种生活。
不过在古人看来,这不过是小隐罢了。真正的隐大隐,阴于市井之间,红尘炼心,就像济公活佛一样,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
如何在尘世中修行,静。
《大学》里讲述,知止而后定,定然后能静,静然后能虑,虑然后能安。
就像一杯充满泥沙浑浊不堪的水,如何能够让它变得干净些呢?
是用力摇晃吗?不是,如果越用力摇晃,那么杯子里的水,反而会更加浑浊。
那怎么办?怎么也不怎么办。安静下来,不去碰它,让它自己一点点静下来,慢慢的,水里的泥沙就会沉淀,随着时间越久,沉淀的东西越多。
灰尘会逐步沉到水下,到水下以后,也会安静的呆着,上面的水,自然而然,就变得干净了,如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