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先生讲,不要在人格上轻易怀疑人家,不要在识见上过于相信自己。
我的理解是,不轻易怀疑别人的人格,不盲目相信自己的见识。
我们容易犯一个错误,因为一件小事给人做是非好坏的评价。这样轻易给人贴标签,下判断,虽然节省大脑的脑力,简单,粗暴,却很偏面,低效。为什么呢?因为人是多维度的,某一件事不足以证明一个人的人品好坏优劣,何况人都会犯错,做出一些错事,说一些错话。其实,我们自己也会犯错,但有时也是无心之过。对吧。
因此,我时常提醒自己不要轻易给人贴标签,工作中也很少给学生下结论。我尽量就事论事,不用形容词,而是用动词描述一件事。比如,你这里有三个单词没有拼写完整,而不是你这么粗心,拼写错了;今天你上课打盹了两次,中午没休息吗?而不是你上课不专心,不用功。
接下来,我谈谈一下对知识与见识的思考。
苏格拉底讲,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对,这是一个很客观的论断,我们每个人都有认知的边界,一个人知道的再多,也有他不知道不懂的地方,并且一个人知道的越多,更可能能体会到自己不知道的越多。因此,我们常常看见,知识渊博的人很谦卑,而孤陋寡闻的人却很傲慢。
其实,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大脑里的很多认知并非我们经过甄别判断获得的,而是经常不注意审查就轻信的东西。那些东西可能来自环境,父母,老师的影响和灌输。但,它们对不对呢?合理不合理呢?可以经得起推敲吗?这都很难说。
现在,我们说说对投资的一些认识。以前,我绝没有想到金钱的第二个用途,只知道它就是用来消费的,完全忽略了钱还可以用来投资,若非阅读《定投改变命运》,我都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知道这些。还有,当我把一部分钱每月定投之后,更不愿意买一些贵的东西了,我想把它用在更好的投资标的上,将来消费更多更好的东西。
我们的思考,决策,行为,仅仅因为一个认知的改变而发生了巨大地彻底地改变。这是我以前很难想象的事情,这也是没有真实体验过的人们实在难以体会的感受。
苏格拉底还说过一句话,未经审查的人生不值得过。对啊,一定要多想想,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还过得很辛苦呢?为什么我一直期待财富,却还是过得如此窘迫呢?一定是自己的问题,对吧。
我们要及时反思自己的观念、思考、判断、依据与行动是不是正确的,可靠的,有效的。并且,努力寻找改变的地方、方法,路径,不断实践,持续改进,总结提升。
生活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看到客观真实的世界和自己,不断修炼,完善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