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过难关,必有后福。
今天,是九十三岁老爸的生日,祝九十三岁的老爸生日快乐。
有人说,过了九十岁的老人,就近似等于是“百岁老人”了。
我很疑惑,有这么近似等于的么?不过老爷子自打过了九十岁以后,我们子女就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这个老人,确实是事实。街坊邻居们,每天见到我的第一句话,都是对俺家这个“国宝级”老爷子满满的祝福。看得出来,他们对俺家这个老爷子的期待,都是出于真心。
九十岁之前,老爷子吃药好像都是一件稀奇事。在我的记忆里,还从来没有亲眼见到过老爷子打过针。哪怕是治疗感冒发烧的“小屁针”,也没见他打过。
每天拄着拐棍儿,扶着楼梯栏杆,从三楼走下来,到老年活动室,摆开棋盘,跟老同志大战三个回合之后,再上楼吃午饭、睡午觉。下午在家里,再接受一下,上午曾经的手下败将的登门挑战,就是老爷子每天的日常。
一辈子喜欢酒的老人,每天都必须整上二两。不过,对于酒的品质,从来都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是烈一点儿的小烧或者二锅头就行。
记忆力中老爷子,每一次拿到刚从小铺里买回来的散装酒的时候,都要对着光,使劲儿地摇晃几下酒瓶,不眨眼睛的盯着酒瓶里的“酒花儿”。
至于为什么要摇晃酒瓶?他究竟是在观察什么?观察出来的结果有什么意义?……
这些疑问,存在我的心和脑海里很多年以后,我才弱弱地问了他。
对于我所有的问题,他从来没有️躲闪过。即使他自己都解释不清楚,也一定要给我一个,让我觉得很有趣儿的回答。甚于有没有道理,我虽然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凡是爸的解释,都一定会有道理。
这种“真信”让我受益匪浅。
这几十年下来,吧唧吧唧嘴,回味着爸的那些虽然没有什么什么度、什么什么歌说得那么地具体,但是,我更觉得爸的那种妙趣横生的或三言、或两语,更给了我大开脑洞,有无限遐想的空间。
爸对我弱弱的提问,报以非要认真,不容置疑的回答:“酒花儿越多,酒的度数越高,酒花儿散得越慢,酒的纯度越好。”
长大以后的我,凡是遇上酒,无论是自己买,还是别人请客,我都会学着爸的动作,认认真真地摇晃起酒瓶,跟爸爸一样,全神贯注地不错眼珠地盯着酒花儿从生成到散去的全过程。
当然,你对关于这款酒的所有判断,也一定会随着酒瓶里的酒花儿,从生成到散去的大概时间和过程,对还没有入口的酒,就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
九十岁之前,老爷子的酒就从来没有断过。每天最少一顿,高兴了就来两顿。关于喝多少,全凭老爷子的心情。
但是,他好像从来就没有过心情不好的时候。更让我们惊叹的是,他也从没有醉过。“知夫莫如妻”,最了解老爷子的,非我妈莫属。判断老爷子喝没喝高,妈是这样理解的。
“凡是,你爸把每顿饭后的口头禅‘今天吃得挺好’,重复两遍,甚至以上,都等同于他喝高了。”
对于妈的话,我思量着,未置可否。
凡是能活过九十岁的人,都是幸运儿,更是娇娇者。
再次,祝福老爸生日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