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在脑海里无法抹去,模糊而又深刻,回忆里时间总是很慢。
淅淅沥沥的雨后,我总是蹲在半人高的土墙下贪婪的嗅着泥土的芬芳。白日里,田间是父母乡亲忙碌的身影,老树下家里的老黄狗半眯眼睡着,黑色的猫在瓦上伸了伸懒腰,泥土和着青草的味道在空气里弥漫。夕阳下,乡亲们在凉爽的温度下更加有干劲,佝偻的身影,黝黑而苍凉的脸庞在夕阳下确有一种神圣而又凄清的感觉。随着月亮爬上山头,大家才慢慢收拾农具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灯火稀稀拉拉的显得月色更加清幽,天际也更辽阔,月的清辉倾泻在土地上,笼整个村庄月光流动,偶尔也会传来几声犬吠,在这寂静的夜里尤为清亮。
夏夜里的村庄是孩子的天下,捉蝉是大家乐此不疲的活动,成群结队小心翼翼地拿着手电筒,提着晃荡的小桶轻车熟路地穿梭于长满一棵棵笔直或奇形怪状的树林。当我们满载而归将“战利品”交给父母,便只用等待着大餐。在这个间隙里我们总是三五成群跑到最近田埂上坐着,抱怨父母又让自己做了什么家务活,抱怨白天又被老师批评,炫耀自己得到了什么罕见的好东西,打闹嬉戏,偶尔也会躺在草垛上,看着空中的繁星皎月,神游天际。
夜深人静时,村庄更像是包容慈爱的母亲。屋后的竹林沙沙作响,飘摇不定,火红的石榴花里正孕育着果实,地里的玉米也不安分的生长着,企图冲破绿色的外衫,整个村庄从土壤里生长出来,扎根大地。
这片土地记录了村庄的漫长历程,哺乳了一代又一代人,它保留着村庄惨痛、鲜活,、悠久的记忆,是整个村庄的灵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一日我深爱的这片大地被破坏,那我向他倾诉的故事,我寄存于他的记忆我该如何寻找,我的灵魂又将扎根何处。
外出求学是很多人的必经历程,进入城市那是另一个天地,钢铁森林拔地而起,车水马龙、灯红酒绿迷乱了我的眼,我开始嫌弃我那个朴素庄重的“母亲”。我努力想要扎根城市,机械的工作让我的思想越来越固化,无休止的加班让我越来越疲惫,利益的趋势下越来越麻木冷漠。我不禁想起了她温暖的臂弯。立刻请了假,迫不及待地收好行囊赶回家去。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心中有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忆起了儿时在田间埂上肆意奔跑,想起雨后泥土的芬芳,还有那条死了几年的老黄狗。
我的故土包容了我对她的背叛,接纳我,抚平我心灵的创伤。“年轻人株守家园,见闻总是限于一隅”,我仍旧向往外面的世界,想走遍更多的山河湖川,我最终还是离开了那片土地。只是这一次我不会再迷失本心,不会辜负她对我殷切的希望。不求显贵,但愿问心无愧,一生良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