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深度关系》的收获

读《深度关系》的收获

作者: 李小易 | 来源:发表于2023-12-17 09:07 被阅读0次

这本《深度关系》是武志红老师的新书。

前面看过他的几本书:《为何家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每一本都很有很多收获,再加上这本书的封面图画和一句文案“一切美好都是深度关系的产物”,果断入手,并很快就读完了。

下面对于感触深刻之处做下记录吧。

1 对于大孩子以及成年人来说,任何重要需求的满足其实都需要时间和空间以及努力才能得到满足,如果一个人逐渐体验到他的世界,基本是可以掌控的,他的愿望基本是可以实现的,这就意味着他的生本能战胜了死本能。

2 脆弱的人和暴怒的人,他们的世界都是缺乏这种基本掌控感的,他们的渴望一旦得不到回应,代表生能量的渴望就会变成代表死能量的绝望与暴怒,他们没法儿安抚这份儿死能量。

3 一个人不能把自己举到空中,也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化解全能感导致的这个逻辑链条,所有活在一元世界里的人,都需要净化自己的心灵,发展到二元世界。

4 在一元世界时,当有让人挫败的事发生,就容易有失控,然后弄出一堆想象,但是当进入二院世界时,就会真切的感知到哦,原来我是我,别人是别人,别人怎么做有他自己的道理,并不是在和我对着干,这时强烈指责就会自动化解。

5  脆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活在一元世界里,很容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特别是暴怒,当暴怒向内时就导致了脆弱,但是当进入二元世界时,能对别人乃至整个世界的运行逻辑有接纳和理解时,暴怒就会不翼而飞,暴怒引起的脆弱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6 所以关键是心灵的进化,而不是找到一个又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7 一个人越是无助就越容易有被害感;

一个人越是有掌控感,就越不容易有被害感;

一个无助而封闭的人,因为封闭让自己躲开了很多刺激,所以这些被害感也不容易见到;

但是无助而封闭的人刚走向开放时会产生各种被害感;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当产生被害感时,一个人会变得非常愤怒,非常没有耐心,会想着立刻去做一些强有力的事情,攻击伤害他人的力量。

8 这时候要引申一下我前面讲的善恶观,当婴儿的世界处在一种基本可控的状态之内,他会觉得自己活在一个善意满满的世界里,也因此对世界有基本的信任和依恋。

9 如果婴儿的世界接二连三的失控,那么他必然会觉得有一个世界从他这里切割出去了,而且这个切割出去的世界是由一个“魔鬼”导致的。这时他们会怕黑,怕鬼。

10 过度牺牲这个词都不够准确,更准确的表达是你要主动“虐待”自己。

明明可以活的更好,但不行,这证明不了你的诚意,你必须亲手毁掉你的好生活,让自己活的苦不堪言,还要说你甘愿如此乐在其中。

物质和身体上受苦,同时嘴上承认自己乐在其中,这些做法混合在一起是要通过自我伤害去表达忠诚或某种誓言般的东西——我不会让自己强大,不会让自己好过。

自恋是人的天然本性,当主动消除自恋,转而去追求苦难时,这既像巨婴在对圣母说“我要求不高,很好养”,也像是圣母对巨婴说我“一点儿自私都没有,我的眼里只有你的需求”。

进一步要说的是:自己追求苦情戏是自虐,而给别人制造苦情戏陷阱就是施虐。

11 人生就是这样,我们从自己的心出发,发出属于自己意志的意愿,带着点儿偏执劲儿去追求,轻易不放弃。你越是在一个事物上花费时间与精力,你就越能与这个事物建立深切的关系,所谓成功与,幸福也就自然到来;但当自己的意愿受到挫折时,我们需要衡量,看看继续下去是否值得,如果不值得,则需要学习放弃放弃这个意愿后,我们再发起新的意愿。

由此,我们的心就不断的展现到现实世界中,而我们又把现实世界中学到的东西重新吸纳到心中。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得以改变世界,我们的心也被世界改变。

关于这一点,我一言以蔽之:“以征服之心开始,以皈依之心结束”。你一开始带着满满的自恋,把你的生命力和内在想象展现在外部世界之中,勇敢地去深度碰撞,然后逐渐发现除了你的内在想象,还有外部世界存在。

一开始你带着满满的骄傲,觉得“我”是多么了不起的存在,我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灵魂,“我”如何如何……但随着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你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也越来越深,你会深深的碰触到存在本身,那时你会发现他好像远远超越你的“我”,那时你会对这份存在臣服,产生归依感。

要走完这趟旅程,就要走上心灵的开阔大道,而不是一直徘徊在孤独的心灵僻静中。

12 温尼科特说,健康来自创造力,而顺从是心理问题的源头。所以创造力非常重要,也很根本,可是,如果把创造力视为一切都是自己原创,这问题就大了。我们后面会说到其实创造力来自关系,来自对存在的臣服。

13 这里面的另一个基本道理是:注意力是重要的心灵养料,你把你的注意力放到什么事情上,什么事情就会被滋养、被加强;相反,如果你把注意力从一件事上移开,那么这件事就会逐渐萎缩。

14 可是很多人没有建立起最基本的关系,或者说“我”没有找到可以依恋信赖“你”。

当最基本的关系无法建立,“我”没有寻找到“你”时,人会寻找一个替代品,就是“头脑”。

仅仅这样说不足以表达出头脑的重要性,更致命的表达是,这时可以称之为“头脑妈妈”。即,没有一个外在的、真实的、靠谱的妈妈可以信赖依恋,自己转而向内,结果找到一个“头脑妈妈”。

这是非常原始的依恋失败。本来一个孩子的自我发展需要不断破壳。最初需要破掉自恋的壳,破掉这个壳后,可以进入原始的依恋关系——母爱的怀抱中。接着要破掉母爱的怀抱,进入由父母与孩子这个原始的三角关系构成的家庭港湾。接下来要破掉家庭港湾,进入自己所在文化的社会熔炉。最后破掉社会熔炉,进入无限世界。

可是很多人没有找到最基本的依恋对象,例如,母亲可能严重缺席,或者母亲太弱,或者母亲即便一直在,但严重缺乏回应孩子的能力。于是孩子就进入不了母爱怀抱,而停留在“自恋之壳”或者说“自闭之壳”中。

15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严重退缩在自己的世界中,那么试着帮助他,恢复他对基本需求的掌控。只不过大一些的孩子多了学习和交际的需求,难度一下子大了很多。

作为成年人,如果你发现你严重退缩在自己的世界中,那么要意识到你可能还没有完成外化这件事。试着照顾好自己,而且就是那些看似俗气但充满烟火气的基本生活需求,一样是吃喝拉撒睡玩,当然还包括工作和人际关系。

实际上,当一个成年人能把自己照顾的比较好的时候,几乎必然意味着他的外化已经基本实现。因为这需要建立很多人际关系,同时还要与外部世界进行丰富的互动,然后才能实现。

不要把纯净看的太高大上,不要只追求精神生活,至少得知道,人生中那些充满烟火气的俗事,藏着深刻的意义。

15 怎么衡量一个人是处在自恋层面的脑嗨,还是进入了关系层面的?

关键是体验上的差别。如果你体验到的主要是刺激和兴奋,这就是自恋层面的东西;如果你体验到的主要是满足和幸福,这是关系层面的东西。

当关系失去时,如果你体验到的主要是羞耻,这也是自恋层面,“恋爱失败意味着我太差了”;而如果体验到的是悲伤,这就是关系层面,“我失去了和你的爱”。

更简单的是,我前面讲到的自恋层面关注的是“我的愿望实现了”和“我的愿望受挫了”,以及他们衍生出来的感受“我太棒了”,和“我太差了”,总之,都是我如何如何。

到了关系层面,才会由衷的去关注“你”。

当真正能关注你时,就会看到这个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是开放的、流动的,而在此之前,你的感知是这个世界是焦虑的、狭窄的。

选了看似不少了,但是其实还只是整本书微小的一部分。

而且除了这样理论层面的心理剖析之外,书中还结合好几位历史人物,岳飞杨广等的心理剖析,还有许多社会事件和现象的心里层面的剖析和解读,比如“辅导作业为什么这么难”“倒地老人为何讹诈扶助者”等等。

如果你也感兴趣的话可以认真读一读。

相关文章

  • 如何通过深度工作成为一名有作品的知识创作者?

    《深度工作》的共读已接近尾声,11月份也马上要走完了,从这本书里我收获了什么呢?它跟我的读写和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

  • 读《亲密关系》的收获

    婚姻不是爱情是关系,在读这本书之前,始终坚信相爱是婚姻的基础,也是维持婚姻稳固的重要基⽯,既然爱了就⼀定要坚守到底...

  • 读《亲密关系》的收获

    今天和思涵老师一起共读《亲密关系》书当中的嫉妒这部分 如果我们认为伴侣不重视我们,对彼此的关系不够忠诚,就会有伤害...

  • 读《亲密关系》的收获

    今天和思涵老师一起共读《亲密关系》书当中的嫉妒这部分 如果我们认为伴侣不重视我们,对彼此的关系不够忠诚,就会有伤害...

  • 从深度关系看自己

    一早听了一个关于“深度关系”的讲座,是讲如何建立深度关系的。其实说起深度关系,大家肯定都不会陌生,与深度关系对立的...

  • 解读深层关系

    被我误读的深度关系 我问lucky,怎么样建立深度关系,我感觉自己建立深度关系的能力很差。 lucky问我,是建立...

  • 浅谈读书(五)

    读有深度和境界的书,也许我们感觉难懂,收获很少,但是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向内心求),每天都在进步。 读流行书畅销书...

  • 为什么长期接受手机干扰会让你心智残疾

    【20180706我在悦读】 阅读内容: 《深度工作》90mins 收获: 001 现状:一有空闲比如等人、等电梯...

  • 如何精进写作?向高手学习这三点

    今天最大的收获在于了解了写作高手都在用的黄金法则,那就是多读,多动,多写。多读,指的是要在阅读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上...

  • 深度阅读

    2022.6.13 今天听了徐杰老师的讲座《例谈深度阅读的几个辩证关系》,收获满满。 1.教师解读文本有多深,他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深度关系》的收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xo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