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的热播,好多人,特别是好多的女人感同身受,反响非常热烈,有的人觉得太过夸张。
其实,在现实中《都挺好》的部分情节,在大多数家庭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比这严重的都有。
远方姑姑家儿子多,两个女儿从小就是准备给儿子换媳妇的,从小不让读书,只是干活。
长大后,让大女儿给大儿子换亲,结果大表姐反叛意识强,以死威胁,却被大哥打到下不了地。
然后让二表姐给换亲的,是三转亲,二表姐还比较幸运,遭遇的人品虽不咋的,但不缺胳膊少腿,其中一家的儿子是个小儿麻痹患者,一辈子下不了地,干不了活。这是不是比《都挺好》中的姚晨更可怜可悲!
有句话,有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苏明玉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用金钱弥补了亲情的缺憾,用金钱换来了尊重,得到了认可。如果没有钱,结果估计还是继续被明成欺压,无人重视。
成年人的世界里,只剩下了钱,所有的亲情、友情都是依靠金钱来维系、来表达。在苏明玉的内心世界里有两个极端的苏明玉,一个是幼年的,一个是成年的,一个软弱无助,一个霸气外露。成年后的苏明玉只能用金钱来换取家人的情亲与关爱,间接地温暖并修复幼年时的创伤。
幼年时被母亲的轻贱,被大哥的无视,被二哥的欺负。18岁就被母亲变相地撵出了家门,那时候的苏明玉心里只有对家人的伤心与恨,于是喊出了:“为什么生我?”的悲愤。
那时候她离家是决绝的,就连母亲去世后,买墓地,也有一种从此以往,生恩已尽的悲壮感觉。因此也没有提前推掉计划好的会议。可是血浓于水,她的心究竟没有彻底的冷掉,还是参加了丧礼,虽然在明哲、明成眼里是对母亲的极不尊重。
苏明玉因为有能力、有钱,帮助了大哥走出失业的困境、挽救了濒危的家庭;帮助二哥与上司和解,找到新的出路,帮助二嫂在公司站稳脚跟,父亲被骗也是需要她来出面。因此也换取了家人对她的谅解与尊重。
人是群居动物,纵使能够强大到面对世界所有的困难,但还是离不了亲情的滋养。
朋友早年无知,遭遇渣男,后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离婚独自抚养女儿。幸得老天眷顾,遇到后来宽容善良同样受到伤害离婚带子的老公。
虽然老公对待两个孩子毫无区别对待,甚至还有点宠爱女儿。可是稍有不周不备之处,女儿就要抛出一句“你不是我爸爸!”小小年纪嚣张至极,不是被宠坏了还能咋的!朋友爱女心切,凡事也都向着女儿,片面批评老公的不是。
有一次被我碰见,我看不惯,等她老公伤心出门后,我对她说:“你也是好日子过久了,身在福中不知福,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你也不能一味的惯孩子,要让她辩是非,明事理,即使她的亲生父亲,又能比的上现在的父亲几分?能遇到现在的老公是你的福气,可以预见的将来也是你们俩携手到老,你要让孩子知道感恩,两人本没有血缘关系,你就是纽带,你要调和而不是火上浇油!”
一番话,说的母女俩都不做声。我知道她晓得好歹,要不然我也不说了。就是她的女儿其实也知道她的亲生父亲不是好东西,从来没有付过一分钱的抚养费!她女儿敢在继父面前撒泼,也是恃宠而骄,但是再宽容的心也会冷的!
都说,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亲情就是这么不可理喻,也许从小对亲生父亲的渴望,现在十几岁的小姑娘对她的亲生父亲有一种不切实际的爱。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她的继父也同样有,但是在小姑娘眼里就会百倍放大。因为对亲生父亲的那种情感的渴望,她那不着边际的父亲一句普通的话语也可以让小姑娘热泪盈眶。
这也许就是苏明玉最后和解,最后释然的心路历程。好多评论里不解明玉为何会原谅那顿引来频频噩梦的暴打。亲情是斩不断、割不舍的,不是一句狠话就能刀割水清的。被亲情伤害的愈合能力也是惊人的。虽然想起来会痛,但是想不起来的时候更多。
自己人可以同室操戈,但是外人却不可以,这也是明成莫名其妙为明玉打抱不平的潜意识。
在潜意识里,苏明玉与父母哥哥永远都是一家人,虽然痛恨、但还是觉得不光彩,因此也从不对外人谈论家人,家丑不想外扬。
人的心理是随着年纪与经历成长的,在大年夜陪父亲看病时,那忙忙碌碌、进进出出的护士就是曾经母亲的影子,在那一瞬间她就原谅了母亲,生而为人,每个人都不完美,母亲不幸遭遇了这个一无是处的父亲,以一肩之力挑起了家里的重担,人前炫耀,人后流泪。
年幼的孩子只感受到了自己的得失,却不曾体恤母亲那颗艰难的心。人无完人,母亲也是在她的母亲教育下长大,从她的母亲那里继承来了重男轻女、光耀门楣的思想,母亲也是被她的母亲压迫长大的。
她也可怜同样被母亲压迫的父亲,虽然懦弱无能、自私自利,但仍然是她的父亲。
电视镜头回到苏明玉的童年,孤独的她扑进渴望已久的母亲的温暖的怀抱,被母亲抱着回家,从此,已是成年人的苏明玉对往事释然。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活的不容易。《都挺好!》其实就是每一个成年人,特别是被生活碾压的中年人对待生活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