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775010/b44dbb5a14f8c2c1.jpg)
昨天听果树老师的心理沙龙,主题是《搞定孩子小脾气》。里面提到了一个词叫“系统压力”。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都有或多或少的压力,有的来自于自我要求,有的来自于外部刺激。有压力很正常,因为多数人都处于一个综合系统当中,比如职场、学校、家庭等等。
个人以为,不同系统中的压力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会出现叠加,还会出现越临近阈值边界(失控边缘),越容易出现新增压力不大,但承受能力变差的情况(最后一根稻草)。
濒临崩溃的时候,就像洪水决堤,最后一根稻草首当其冲。而人在一天过程中,晚上是最容易逼近压力临界点的时候,就像一个运行了一天的电脑,各种程序加载、各种问题积累、各种待跟进事件,再加上惹不起还较劲的攻击性沟通,或是原本可控但出现失控迹象的担心忧愁。想想看就明白了,为啥大多数父母跟孩子吵架是在晚上,因为写作业或是不听话。
孩子也会面对系统压力,且承受能力往往还不及大人。同样,孩子晚上的状态也相对较差,尤其是还要处理不擅长事务(写作业、承受父母怒火发泄等)的时候。这种暴力沟通越多,越可能造成几种极端情况,要么孩子和父母硬刚,要么孩子闭口不言选择隐忍,还一种就是关上门或是离开家(躲避)。
冷静下来回顾反思,我们就能发现,最核心的问题还是为啥没做到情绪控制,为啥要以牙还牙,为啥不在乎对方感受而伤害到对方。
情绪化状态下的判断与决策往往是有待商榷的。压力大可以发泄,但要选择一个适当的场景和方式。谁惹我且我惹得起对方就怼回去,简单方便,但未必是恰当的选择。
有的人墙上挂上《莫生气》,没事还抄抄内容,跟别人讲一讲,结果还真就逐渐改善了脾气。我们要相信,我们的涵养格局,其实是可以优化改善的,也就是所谓的修身养性。
俗话说“酒色财气君莫占”,“气”在表现上,比较猛烈的就是愤怒情绪。争吵往往就源于“气不过”,源于一直应该改善但忽视了的思考与沟通习惯。时间和环境都能改变这一点,好的方法也管用。最后,祝看到这篇内容的朋友,都能平心静气的处理“系统压力”,做到不把火气都撒在亲密关系上。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感谢分享,欢迎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