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高考政策实施以来,“得语文者得天下”的观点就不绝于耳。在5月24日举行的中小学未来课程建设共同体高端论坛主论坛上,国家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教授就指出要强化语文的教育。他说:“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那么语文课程究竟应该如何开发,请跟随小编视角看看语文课程项目学习共同体论坛上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亮点。
01语文学习是美的历程
当天的语文课程项目学习共同体论坛现场火爆异常,只有90个座位的先进院实验学校图书馆坐满了120位参会代表。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会副理事长王鹏伟教授,深圳南湾学校中学高级教师、龙岗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凤华老师,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资深教师、“三叶草故事家族”创始人周其星老师,大型融媒体出版物《汉字魔方》策划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大众出版中心黄颖主任,盐田区田东中学正高级教师、“《论语》分主题精读”课程开发者杨玉英老师,深圳中学特级教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木森老师分别进行了主旨演讲。
各位专家为嘉宾带来的不仅仅是课程理念的提升和课例的展示,更是一场语言文字美的历程。
王鹏伟教授以《基于汉字的项目学习》为题的主题分享,带全场嘉宾穿越了一次文字的时空隧道,让我们感受到了汉字的博大与深邃。他指出,开发基于汉字的项目式学习课程要从“文字起源”、“文字衍生”、“认知心理”和“文化传承”四个角度去思考,并由此提出了开发的五个策略。
而随后王风华老师《“基本字”中的大自然》和周其星老师《字成万象·草木篇》则将文字之美和自然之美相融合,让现场的嘉宾感受到,语文学习不仅美,更有趣。
02语文学习,从识记转向感悟
学习方式变革迫在眉睫的当下,当各学科还在探索何种方式最适合本学科之时,我们惊喜的发现,项目式学习已然成为语文学科课程建设的优质答案。课程专家和优秀教师无一例外的选择了项目式学习。
语文学习——无论是汉字还是阅读都成为一种载体,指向的是学生对由汉字衍生出的历史、文化、自然的感悟,对阅读经典背后的人、事、理的体味。参会嘉宾作为学习者在会后甚至感叹:“听周其星老师的报告听感动了!”
03语文学习为中国人打底色
教育部长陈宝生将传统文化进校园形容成“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为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事实上,语文学习更是如此。各位专家在分享中无不体现出对学习者、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关注,他们的思想闪烁着人文的光芒。正如王木森老师所说,语文课程建设是“连滚带爬地读、绞尽脑汁地想、挖空心思地用”。
未来课程智库也将秉承这样的精神,致力于课程研究与开发,与更多的专家和教师一道,为学校的课程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今年6月,未来课程智库将联合教育部华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开展第二批“未来课程智库”成员学校征集活动,欢迎有志于未来课程研究、课程开发的中小学校加入我们,建设面向未来的优质课程。
本文节选自中小学未来课程建设高峰论坛,更多论坛信息请添加王老师微信:189 2345 744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