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先生平日里经常出现在山水专业教室,或与其他国画教师在教室走廊里走动着,交谈着什么,又或者很仔细地看着走廊两边橱窗展示的学生课堂写生及下乡体验生活收集的创作素材。身为学生心目中的当代画坛大家,大家总是不敢近距离靠近陆先生,尤其他那犀利的眼神,透着冷峻的目光,觉得他有点不苟言笑。
直到有一次同学们从其他老师那里,知道了他对1983级人物山水花鸟三个专业展出的写生作品有过“蛮好,这一届学生对传统技法有所领悟,基本功扎实”的评价,这才拉近了学生们与他的距离。于是大家心里开始“得寸进尺”,极想靠近他看他作技法示范。
在陆先生为学生示范的过程中,他总是结合某个地方稍作讲解,譬如由浓到淡、以中锋用笔提按、呼应顾盼等等作画要领,该注意什么、应回避什么,又或者要强调什么。
每个画家都有他作画的习惯,比如在起首收尾、章法布局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处理方式。
陆俨少作画习惯明显和多数人不同,看似局部入手,却能迅速且巧妙地把控好整幅画面,看得出大师早已成竹在胸。
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
先从右下角的某一块坡石或山峰下笔,惯以中锋浓墨勾勒,再施以淡墨擦染,于是乎墨色渗洇变化,十分了然,在一片水墨流动之间左右逢源,不到几笔,一块墨色丰富的坡石便穿插在古松与云水间,氤氲生动,形成于画的某一角落。
野桥分子细,沙岸绕微茫
除了在意“大关系”,陆俨少也很关注小细节。比如在绘制山水画课徒稿时,不仅告诉大家要根据客观对象创作,还细心地为大家区分了哪一种皴法对应了哪些地形、地貌,甚至还为大家标注出都有哪些前辈大师偏爱这些技法,让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同身受,融汇古今。
陆俨少在绘制课徒稿的时候还有个小习惯,喜欢把心里话写下来。每张课徒稿上不仅有笔法和步骤,更有轻松有趣的“说明书”,要是再配上声音,活脱一个“视频教学”。
一起来看一看陆俨少先生的技法示范吧!
皴无定法,古人也不是哪一家一定画哪一种皴法,主要服从描画的对象。我们也可以把几种笔路相近的皴法混合起来用,也可以在古人原有的基础上发展一步,自创新法,以符合客观对象。
这两块都是水成岩,长江三峡一段路上,很多这种石头,元代大画家王蒙喜欢画这种石法。左面一块用笔像牛毛,所以又叫牛毛皴。
这两块石是画的北方太行山的石法,我记得在北京郊区娘娘庙后面有一块大石,完全这右面一块的样子,也是所传五代时候大画家关同的画法。他是住在太行山,对景写生,可见古人法子都是在现实中来的。右(左)面一块在南口火车站旁边山石是这样的,也是宋代大画家范宽的画法。
这是叠糕皴,又叫折带皴,元代大画家倪瓒多画这皴法。他是无锡人,无锡乡下太湖边上都有这种形状的石头或土坡。倪瓒写生了这种土石,再根据了五代画家荆浩、关同的遗法,就创造出这法子来。这两图一用方笔侧锋,一用圆笔中锋,实是一种构造,方的是石,圆的是土。
皴山以披麻皴为基本功夫,因为除了大小斧劈,其余各种皴法,大致都从披麻皴中生发出来。懂了这个规律,尽可自己创法,不必死仿古人,以符合客观的真实。
我国南方的山石上面都蒙披着厚厚的青苔,或长着茂密的树木。带点带皴法,先点后皴,或边点边皴,也即是再也分不出哪几笔是点,哪几笔是皴。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用激情来描写它,我以为完全可以把笔墨运用(得)比现实更奔放些。
黄土高原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带有这种山形,所以是土也是石。宋朝人有画的,因为宋朝画家很多是北方人。
这是贵州的山,多横的纹理。
这是土山,也是一种砂砾石经过风化的石山,山形相同,但用两种不同的画法,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山石纹理。
留白可以代表云气,亦可代表流泉或不能确指为何物。总之,山中自有了这几条白痕气象便不同。
从陆俨少的课徒画稿上,我们能发现,这位老人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严肃,反而很喜欢“吐槽”。这些看起来既像随意涂改的笔记,又像游玩山水的写生一样的手稿,不仅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方便大家临摹学习,而且还能够让学生们了解各地的风貌,在分析古代画家的作品时也能发现更多的细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