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个视频,展示某大城市名牌中小学里的公开课课堂,夸赞小学生们全程积极参与互动,小组讨论,主动发问,而非老师照本宣科,非常有启发性,表达比以前的板书填鸭教学要先进。
然后就看到下面留言评论说,请注意这是公开表演课;找来的都是好学生,早就预习排练讲过几次了,平时还都是死气沉沉的知识性课堂讲授。
看来大家其实都很向往那种美式的螺旋上升的思考与教学方式,都明白那样会让学生们更有创新能力,对学习更有兴趣和趣味性,也更有成就感,更重要的还有让大家相互启发、举一反三、构建知识网、辩证性得看知识和问题。可就是迫于种种原因而无法真正实施,似乎实施的比较好的是北京人大附中、四中、十一学校等少数几所尖子生学校,同学早就超前预习,配合上顶级老师和外教和软硬件资源。但他们的同学街头采访时看上去又都很疲惫,厉害是厉害,能厉害到高中大学为止,可又没有特别大的未来成就。
究其本质,可能真像下面这位老师说的那样,是孩子们的激情、天性、活力,被压迫殆尽了。
网友评论